211章 此地唱何曲(3 / 4)
的事!
别的不说,直接下了大量的本钱,在神州的各个州府偏远的节点扶持一个个运转点,期待十年,二十年后的回报,这那里是资商能去做的。
以主世界第二个千禧年后的某事为例,某位手握大财富的董事,可以在政界压力下,砸几百个亿丢给穷镇,也绝不愿意让自己投资的利润留在当地长期发展!
这不是钱的问题,而是不屑于在这里用心。
对于这等人来说,核心城市的金融、房产多香。
丢五个亿给儿子去投资游戏,也绝不愿意为一个镇的泥腿子们就业、教育、医卫操心,因为那个高高在上的心,只会表达施舍。
卫铿自行回答道:“资商应当是自由的,所以资商不配掌神器,这里的历史可以这么记录:洛水集团的改良运动,是一次成功的资商阶层自救运动,在这场运动中抓住了科技发展和新经济上的机遇,具有着历史的特殊性。”
……
对于神州其他掌金集团来说,洛水没有玩脱,实在是让它们膈应的很。
用那帮老牌掌金宗主的话来说:我活了这么多年,被洛水那个嘴上毛都没几根的小子,装疯卖傻,摆了一道,真娘希匹的。
这群面皮金贵的人绝不会在口头上承认另一件事。
神州东部的产业链还在大规模萎缩,实际生产和销售都在萎缩。
即使是金融手段还能玩钱生钱,但找不到实际财富锚点,风险极高。
宝钞局那帮大佬们已经不敢跟了。
国资的险率已经高的快兜不住了。
他们给两江财阀放水的前提是,两江财阀能完成对优质资产的控制!
例如先前判断卫铿败家,也许能收点好东西。
尽管宝钞局掌事有百分之七十都是江南人,但入了神京多少还是得站在天下的角度考虑问题。
神州现在的国制,是现代化,权力平衡分配,地方大员上也都是异地为官的规则。
在六十年前橡胶票凭之灾时,朝堂上朝臣相互斗骂对方奸邪,也丝毫不在乎同在长江南,共说吴语。
(散装某苏历史悠久)
在国事殿的偏厅中,
内阁首座徐亘,看着手里的密函,家里堂兄们在诉苦:西北方面仍然拒绝商业合作方案。
事实上,并不是洛水单方面拒绝,是双方有些东西没谈拢。
江浙这边只想要简单的分钱,不愿意担责,也不让洛水把手插过来做。
当然这些事情,江浙掌金宗家是不会在家书中和这位阁老说清楚的。
这位阁老皱了皱眉,放下了家信后,有些感慨道:“国势之艰啊。”
艰的是他,这位阁老在这件事上已经把持不住自己的仕宦集团了。
例如宝钞局那边是他家族的世交,昨天面对他的邀请,已经称病。
放开立场,对于洛水内的卫铿,他是大为欣赏的。
在全球一片萧条之中,神州西部的市井货殖却繁荣得很。
若无经世之才岂会有如此气象?
如果可能的话,内阁中可能早有势力会让卫铿入仕,只是呢?卫铿却先承了武职,这就和文官体系发生了隔断。
政仕是一个相互妥协的过程,但这种相互妥协也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渠道,而现在东部掌金和卫铿连这个渠道都没有。
注:洛水卫氏也有人在朝中为官,但是卫铿现在搞格式化,对这些家族内的官仕是公事公办的模式,该给的钱给,但是事不让那边插手。
徐恒捋了捋胡须: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但是作为阁老的他是不能向黄口小儿低头的。
于是乎他喊来了自己的管家。
……
一天后,陶朱阁。
这是一个高八十八层的商贾华厦,是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