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13章上 残骸上的努力(2 / 4)

加入书签

下一代人类文明可能…

卫铿:“为何而战很重要,如果没有一个理由,那我接下来没必要打,直接投了。”

卫铿开始选取自己的未来。

双明星,是距离古圣星(地球)大约八十七光年外的地方,这是两颗大行星被推到了同一个轨道上形成的双星体系。

这是比地球和月球还要完美的组合,产生的潮汐周期非常稳定,双星球上海洋也分别是百分之八十七和百分之七十四。

这个双星体系,是五十万年前,人类超目在星空中尚处于闪烁阶段时人造的。

只不过再完美的体系,也存在着不稳定。

一号星体上正在承受火山灾难,地幔运动中,地幔涌柱正好巧不巧的从海洋挪动到陆地上,在太空中,卫铿瞅了瞅那片大陆上,那一个个高十公里的尖锥山体顶端,散发着炽热和光芒,这是大地流出可怕伤口,在这混乱的热浪和温室气体注入下,一号星体上真迎来了大灭绝。

二号星体上则是风光宜人的,长久的稳定的演化的让这颗星球上漫步着大量的巨兽。

两颗星体都已经达到了太空文明状态,在环绕轨道上都建立了太空城市。

整体来说,太空很和谐!

…一边是烈火,一边是风光怡人度假胜地,这和谐有问题…

按照近古时代的价值观来看,这种“和谐”

是非常好的,在灾难中也没有发生战争,但是卫铿现在站在了种族演化的角度上来看,这种和谐,是有问题的。

生命来源于负熵,负熵体系是具有周期性,周期运转,阴阳变化,此消彼长时候,就有矛盾,必然有冲突。

哪怕同样是文明的最高发展目标,也会因为战略重点不同发生冲突。

卫铿察觉了一下,两颗星体之间的太空环境,没有任何残骸垃圾,说明没有打过战争,

卫铿扫描了碳基频段时候,发现两颗星球之间可能发生了一丁点争吵,但是不剧烈!

这看起来没有严重问题,也许就是最大问题。

…识天数,看周期,这就是生命,力量足够强大逆天而行可以胜一时,但是违反大道(自然客观规律),那是不长久的。

卫铿选择了相对多灾多难的一号行星上。

在炽热的熔岩河流旁边,是一节节滚动的火车“金属团”

轰鸣的滚动,宛如一条条长蛇在蜿蜒流动。

这些生物矿车在进入熔岩后,底部的小孔吸入熔岩物质,然后在离开溶液后,其尾部的小孔,如同锅炉中刚刚烧出的红热钢条。

排泄出炽热的矿渣滓。

放出大量的热。

这是一种碳、硅双基生命。

视觉系统普遍进化到了红外视角。

卫铿打开了探测器,这里的大气密度是地球大气密度的23,尽管散发的光芒比较微弱。

凹场密度是地球的43倍(潘多拉场的浓度)。

…然而这里的人类频段很稀疏,很衰败。

卫铿展开了对星球碳基扫描器,随后发现了这里的基因演化变得非常单一。

除了开采矿物就是开采矿物。

整个星球上似乎遵从着一种高高在上的效率。

开采的矿物最终进入了赤道上那高度几千米,黑色的方尖角外形,耸立的建筑,建筑发射的赤红光束将矿物输送到太空中,然后传送到另一个星球上。

而在,与之相伴的另一颗星球上,则是维持“繁荣”

从生命场来看,二号星球有九个人类超目的族群分布。

其中部分人类超目同一号星球上衰败的人类频段对应。

双明星球,这两颗星球上,一颗星球对另一颗星球上的人类提供避难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