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20章 打蛇七寸(4 / 7)

加入书签

凡尔的这种“共议”

制度,在群体利益遭到挑衅时候,还是有凝聚力的。

如果对手是凡尔,拯念想要达到战略目的,那就最起码有同时打击凡尔内几个托拉斯巨头、并且重点重创其一个托拉斯巨头的能力。

这就需要至少组建八个龙卫兵突击集团。

但目前盎格鲁皇室是唯一托拉斯,圣长城只要重点砸王室玻璃,就能让整个帝国统治触手全部收回中心,失去对帝国的把控能力。

4月以来,盎格鲁内的碳氢燃料,粮食,以及钢铁零件,价格狂涨。

效忠王室的各个商业集团在没有王室维持秩序的情况下,陷入了黑暗森林中,全部开始囤积市场物资,生怕自己变成了“同类”

们的口粮。

请注意,帝国的中央集权,和“共议内选出来的中央集权”

是不一样的。

两者的差别在于“中央集权向下控制过程”

中,可选、可用的“人才库”

差距。

帝国中央集权,法统建立于自身高贵。

而高贵的人用的人应当是“次级高贵”

,换个说法,就是次级高贵出身圈子的人才能被重用。

否则得话,一个出身不够好的人,被调入重要岗位,会被圈子排斥,进而在务实事物中找不到可配合干事的同僚,无法发挥自己作用。

所以帝国中央集权能用的“人才库”

是很少的!

并且由于在帝国选材的“忠诚”

机制,让现有的官僚集团在中央遭到危机时候,又必须优先保住帝国王室。

这就如同八爪鱼一样了,一旦被强烈刺激,就快速收回所有触手。

共议中央集权这个病症就小一点,纵然也有圈子,但是这个圈子就比帝国制度用人的圈子要大得多了。

搞明白这个道理后,就可以知晓,拯念现在如何以一个战斗编队,牵制了一国的原因了!

盎格鲁自生臃肿,但对任何国家来说,新体系的不对称对抗,都会产生前所未有的复杂问题。

区别就在于,老迈的国家,是找不到足够的人,来处理这些新问题。

一如当年大清一鸦时期,如果在西北陆地对抗大英帝国印军,还是能找到乾隆时期留下的“框架”

组织出来团队和英印部磨一磨的,但是遇到海上入侵,没有熟悉海务的团队,就一地鸡毛了。

大清末期东南部熟悉海务,是东南海盗头子,他们没有进入大清决策圈,清廷只能靠着儒家体系曾,李这类半吊子来决策外务,结果这些半吊子只是为平息事端,整出来一大堆血压高的操作。

盎格鲁权力体系太过于集中,上升渠道太过于狭小,却又遇到了这位面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炽热圣枪”

点穴,直接陷入了瘫痪。

…苏逆这边在结束和拯念通话时候,在没有挂断末尾,听到拯念滴咕:大人,时代变了…

4月2号后,奥西玛风语平原这边,风语帝都对外援望眼欲穿,但是大量城市已经不跟了。

4月20号后,随着大网开始收紧,奥西玛的经济战已经初见成效,多个城市无条件被迫降。

关于投降这种事情,苏逆这个看似是“和平”

派的家伙(因为主张攻心),对这些大城市的所有有条件投降都是否认,并且积极和主战派联系,预备攻城,

4月23日,奥米特城被贴心选作突破口,在攻城前夕,地下组织把所有布防情报全部偷出来,还都策反了关键岗位的士兵。

所以不到十五个小时被一战拿下。

苏逆在拿到全部布防图后,手指弹一弹密密麻麻信息的电文,有些自得的对一旁流尹娜絮叨:我这边几千人负责的经济、围困,情报组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