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嬴政你怎么就不能消停点(1 / 2)

加入书签

在用性命为新律法交了学费之后,魏地终于趋近平稳。

百姓战战兢兢谈书色变,本地贵族只敢在暗中说着秦人欺人太甚,明面上却不得不服从管教。

有几个野性难驯的贵族受不了这等委屈,竖起反旗直接造反,被秦军强势镇压,连个水花都打不起。

他们的头颅被挂在城头示众,震慑诸多心有不甘的人——反叛者,下场就是枭首示众。

魏地消停了。

但这消停只是暂时,就像是把一锅沸水盖上盖子,表面看上去平静无常。

实际上在盖子底下,是比先前沸腾更剧烈的开水。

或许这盖子一辈子也不会被冲开,但也或许下一刻,盖子便会被冲的飞上九天,碎成无数碎片。

而邻着魏地的赵地,比魏地还惨。

虽然都是被鲜血所浸染,但赵地与魏地却有很大不同。

焚书这种事自不用说,赵地也是一般反抗,死了不少人,以百姓居多,天下的贵族一般黑。

但对魏地相对来说没有造成太大伤亡的新律令,对赵地的造成的伤亡却是巨大无比的。

在崇尚自由,开放的赵地,严苛的秦律在此不是水土不服,而是水火不相容。

不需要贵族引导,民风彪悍的赵地百姓自发就反抗剧烈,甚至不乏有对秦国分封贵族行刺杀之举的。

自长平之战后,秦赵就是世仇,秦人对赵人的仇恨一直很大。

这导致虽然赵国是六国中第二个被平定的国家,但是这里依旧对秦国归属度极低。

秦律的颁发,就像是一丁点火星,点燃了赵地这个炸药桶。

无数自恃武功高强的赵人想要替天行道,无数赵国贵族暗中施以援手照应。

短短三日,八个被分封在赵地的领主死了,其中三个全家还被灭了满门。

消息传回咸阳,始皇帝怒了。

在得到消息的那一刻,始皇帝阴着脸从长安君府赶回咸阳宫。

不久之后,整个咸阳城响起了浩大而悠扬的洪钟大吕之音,这是要群臣立刻参加朝会的声响。

群臣听闻立刻心中一凛,久不召开朝会的始皇帝突然召开朝会,必然是有要事大事。

纷纷放下手中活计换上官服,急奔咸阳宫,再奔咸阳殿。

这场朝会开得快,结束的也快。

始皇帝不顾相邦姜商的反对,一言而决,点了小将赵佗,领一万秦军去往赵地平叛。

按理说这点事私下叫赵佗去章台宫就行,一样达到目的,没有召开朝会的必要。

但散了会,没有一个秦官如此言说。

他们明白,始皇帝这是在敲打世家贵族了。

施行秦律是世家的建议,始皇帝听从以致赵地生出这么大的乱子。

虽然双方都知道这种事情的发生有很大可能,但当真发生时,一手促成这个局面的世家慌了。

甘罗散会后将出主意的司马尹大骂一顿。

脑子怎么长得?怎么能把这事办的这么糙?让陛下的怒火烧到我们身上?

年轻的赵佗率领一万大秦锐士出了函谷关,在赵地打了一个转。

再回到秦国时,这一万锐士几乎人人爵升一等。

赵国,血流成河。

韩,赵,魏都是从晋国分出来的,身在韩地的嬴成蟜很快便知道了赵国的这场战争。

这让他的脸色很不好看,独自坐在堂上自言自语。

“这不是战争,这是屠杀。”

他并不知晓始皇帝颁布的,针对书同文的三杀令。

也不知道始皇帝会在他走后,立刻要把秦律推行天下。

若是他知道,必然要全力阻止,这是在走秦国灭亡的老路。

在生命没有受到危险的情况下,在不能对外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