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一章 协约国(2 / 4)

加入书签

物再送给自己的主人。

与会的都是上海的顶级商人,还有西方的商人,甚至连英法的公使都来了。

英国新任公使包令已经到了上海,董书恒还没有见过。

法国公使还没有变,还是布尔布隆。

这里面有资格主动跟董书恒打招呼的也就只有此二人。

董书恒身边跟着高兴和李存训,还有新任上海海关总监、上海地区军政府长官袁祖德。

高兴现在是董书恒的生活秘书,要说这侍候人的功夫,宫中出来的高兴还真是拿手。

不是说他做的多好,主要是人家的意识很强。

董书恒每次都不需要讲出来,高兴就能猜到他需要什么。

确实让一直以来生活上大大咧咧的董书恒方便了很多。

这宫里调教出来的小太监就是不一样。

所以董书恒现在走到哪里都带着高兴。

高兴的年纪不大也就十五六岁,长的很秀气,颇有些小书童的范儿。

当然了,情报部和内卫不会放一个存在隐患的人在董书恒的身边。

高兴的身份经过了仔细的核查,并没有问题。

话说清廷也没那个能力放个密探在圆明园里等着董书恒上钩。

“尊敬的总督阁下,恭喜你又高升了。”

与董书恒相熟的布尔布隆率先开口打招呼道。

看样子,他们都很关注董书恒。

当然这是废话,不关注能行吗?董书恒已经用行动证明了他能够主导与西方的贸易。

而且他现在拥有官方的外交权力,可以名正言顺地跟西方打交道。

西方这些国家其实一直希望能够跟清廷建立有效的、稳定的联络通道。

不要以为英法真的就想以枪炮来获得利益,实际上相对于采用武力,他们更希望在谈判桌上获得他们想要的利益。

要知道英法距离中国都非常遥远,使用武力的成本是非常巨大的,而且风险也非常的高。

所以董书恒这次到上海建立总理衙门,英法等国都比较重视。

他们都想跟董书恒搞好关系,从而为本国争取到更多的利益。

美国公使马沙利回国之后,新的公使麦莲到现在还没到上海。

按照马沙利给的消息,麦莲早就应该到达上海了。

通过去年的合作,英法等国还是很希望能够与董书恒打交道。

虽然他幕后主使了一场贸易战,让中国出口产品的价格提升了。

但是董书恒比清国朝廷的那些人要开明得多,他会主动购买英法的商品,知道平衡交易差额。

他们这些公使就是靠着给国内的工厂争取订单来换取成绩的,只有让那些国内的工厂主拿到了订单,国家才能够继续跟他们收税。

跟清国打了那么久的交道,只有这个董书恒会把订单送到他们的手中。

“这个年轻人,让人在跟他相处的时候很容易就忽略掉他的年龄。

但实际上,在做生意方面,他比那些狡猾的犹太人还要精明。”

这是包令的前任文翰在新加坡跟包令交接工作的时候对董书恒所做出的评价。

文翰还告诉包令,绝对不能够以看待平常清国人的眼光来看待这个董书恒,他崛起的太快,就像一个迷一般。

他对西方的了解,超过了任何的清国人,有时候文翰甚至觉得董书恒比自己都要了解西方世界。

像董书恒这样的清国实权人物,最好和他做朋友,做合作伙伴。

如果是做敌人的话,最好先从肉体上消灭他,不然他会成为所有人的噩梦。

董书恒见和二人聊的很投机,就让人安排了一个豪华包厢。

他实际上也有很重要的事情跟二位公使相商。

如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