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二章 大丰城(3 / 3)

加入书签

上还有一些克虏伯工厂的技工和管理人员,这些人都是跟着小克虏伯一起去中国的。

算是老克虏伯安排给儿子的班底吧。

他们现在已经算是被克虏伯工厂裁汰掉了。

事实上,反法同盟解散了之后,普鲁士就没有什么大的战事了,克虏伯工厂的产能早就过剩。

老克虏伯很早就开始考虑裁员的事情了。

这些人都是带着家属一起迁到中国的。

现在普鲁士的经济非常的糟糕,很多人都失业了,普通人的生活很艰难。

正因为如此,德意志地区成了现在欧洲较大的移民输出地。

这个时代可没有银联,这些人要是不把家人带上,那么他们的家属就要在普鲁士等着饿死了。

这些王韬从欧洲搜罗来的人才全部在海门港下船。

下船之后会有专门的人负责对他们登记分流。

淮海军会根据他们的特长将他们分流到不同的地方,填补淮海军内一个个薄弱环节。

当然了,在上岗之前他们要学会简单的中文。

在他们从欧洲上船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学习中文了,船上有专门的中文老师教导他们。

船队从欧洲到达中国要两个多月,在这段时间里让他们学习一些中文,还可以让旅途变得更加充实。

玛丽的语言天赋非常的好,她的中文学的比小克虏伯快得多。

也许是小克虏伯对自己过去的生活还没有完全地放下,依然心不在焉。

到了海门之后,经过短暂的修整,玛丽和小克虏伯乘车前往大丰城,那里将是他们的新家。

一路上玛丽对周围的一切非常的好奇。

她发现这些中国人除了服饰、长相、发型跟他么不同以外,其他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城市中能够看到到工厂工作的工人,在乡下的农村可以看到田间劳作的农民,人们一样参加劳动。

城市的街道上可以看到巡逻的警察。

不过这里的人比欧洲人更讲卫生,城市的街道上不像欧洲很多地方那样泥水横流。

负责接待他们的中国官员,穿着整洁的制服,言谈举止都非常的得体。

一路上她还看到许多规划整齐的农场,比欧洲的那些庄园规模还要大。

这里哪里有一点愚昧落后的迹象。

这里的人看起来比普通的普鲁士人还要富足,城市也比普鲁士的整洁干净。

经过短暂的路上行程,他们终于到达了他们的新家——大丰城。

这是一座新规划的城市,跟玛丽之前见到得带城墙的中国城市不同。

这里有宽敞的街道,有整齐的居民区,这些居民区大多数是两层的楼房,一长排一长排整齐地排列在街道的两边。

在城市深处还有一大片的别墅区,她甚至还看到了教堂、寺庙同时出现在一座城市中。

联想到中国官员向他们宣传的这里宗教自由,玛丽的心中一片了然,也许自己和小克虏伯可以补办一个教堂婚礼了。

街道的两边有各种各样的商铺、餐馆甚至还有银行和邮局。

玛丽甚至还看到了学校和医院。

这两栋建筑物在城市里里面算是最高的,所以一眼就能够看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