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二章 塞瓦斯托波尔陷落(3 / 4)

加入书签

他们已经被战火洗礼了很长的时间。

他们在战火的洗礼之下渐渐成熟起来。

见识过了大场面之后,士兵的精气神完全就不一样了。

这批远征军回国之后也是一支劲旅。

他们中的很多人今后成为了华夏海外驻军的将领。

英军对凸角堡的攻击再次失利。

英军部队被俄军火力压制在凸角堡脚下的胸墙后面而拒绝前进,不久他们就转身撤退了。

这让英军的指挥官颜面尽失。

但马拉科夫要塞的失守对俄军来说是致命的,联军炮火可以从这里覆盖整个塞瓦斯托波尔,陷落只是时间的问题。

当天夜里,俄军破坏了全部工事,携带炮兵和后勤设施有计划的撤出了塞瓦斯托波尔。

联军在围攻了11个月后终于进入已经成为废墟的塞瓦斯托波尔。

俄军在塞瓦斯托波尔防御战上总体是成功的,它是陆海军保卫濒海要塞协同作战的典范。

尽管在军队、火炮数量上及武器质量上处于劣势,俄军夜间不断出击及大量运用地雷,和纵深梯次配置防御体系给联军很大杀伤。

塞瓦斯托波尔的保卫者在武器、弹药和粮食方面极端困难,他们为俄罗斯军事、经济上的落后状态付出了血的代价。

塞瓦斯托波尔的失陷是克里米亚战争的一个重大的转折点。

联军尤其是法军觉得他们已经达到了战略目的。

塞瓦斯托波尔陷落后,克里米亚战场的军事行动逐渐减少。

俄军进入塞瓦斯托波尔北面的高地,但贝利西埃拒绝皇帝的命令没有反击。

巴赞将军率领一部分法军在皇帝的催促下攻占了金本,切断了奥德萨的对外运输线。

但是此时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已经开始打退堂鼓了。

法国本来就是要通过这场战争来破坏神圣同盟,削弱沙俄的实力,为确定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打下基础。

但是他们又不愿意在沙俄的战场之上投入过大。

这就是拿破仑三世,一个政治投机者的心理。

这样的人缺少决断,总希望得到最大的好处,但是又不愿意承担风险。

英国人此时却是要坚持打下去。

英国人希望通过此战,彻底打破沙俄南进的意图。

一直以来,英国都是想要将沙俄封锁在北方,而英国则想要将土耳其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只要的再控制波斯,英国就相当于掌控了亚洲大陆的南部。

之前我们已经说过,谁掌控了欧亚大陆,谁就掌控了全世界。

董书恒知道这一点,英国人同样知道这一点。

印度洋已经基本上在英国人的掌控之中,如果再掌控靠近印度洋的亚洲地区。

那么,这个世界上还有哪个国家能够和英国人抗衡呢?

因为董书恒提交的订单,英法都提前开启了自己的铁甲舰项目。

英国海军经过测试发现,102毫米的装甲可以抵御从570米处发射的306千克炮弹袭击,根据这个实验结果,英国开启了装甲舰的建造计划。

1854年,英国海军向7家海军工厂和8家民间造船工厂发布铁甲舰招标文件,并提出新舰的技术数据:

安装36门可发射306千克炮弹的火炮,装甲厚度114毫米,上甲板铺设16毫米铁板,航速不低于135节等等。

各家造船厂都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最终,伦敦布莱克沃尔造船厂的方案中标。

铁甲舰命名为“勇士”

号,于1854年5月开工建造,现在建造工作已经接近尾声。

董书恒一直让欧洲的情报人员密切关注着英国人的铁甲舰建造情况。

勇士号的火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