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八章 停火协议(3 / 3)

加入书签

复兴军渗透加拿大北部地区创造了条件。

英国人虽然掌控整个加拿大,但是他们并没有那么多的人迁移过来。

这就让华人能够有条件渗透到这些地方开荒种田。

同时,也为董叔恒加入到北美地区创造了条件。

干涉并且肢解北美地区,一直是董书恒的既定计划。

董叔恒就是看“天选之国”

不爽。

这也是为了消除未来华夏的一个潜在的对手。

什么“天选之国”

?不就是因为他的周围没有敌人。

加拿大就是做小弟的命,南边的墨西哥就是扶不起来的阿斗。

所以北美洲就他美利坚一家独大。

别人打架,他总是能够开心地在那里占便宜。

有这样的环境,要是华人根本就不要几百年的时间,有个几十年就能够崛起了。

现在董书恒就是要让北美乱起来,让这里分成数个国家,这里以后不可能只有一个强国。

阿拉斯加地区,受到的自然环境的限制,可以作为华夏的额一个飞地管理。

但加利福尼亚地区以后要是被华人主导的话,最后肯定是要独立成为一个华人国家的。

对这个华人国家,董书恒是充满期待的。

就像是一个自己投入了巨大精力创造的作品一般。

他希望这个在北美西边的华人势力进去能够打破“天选之国”

的宿命。

当然郭嵩焘与沙俄人之间的谈判不仅仅这一点。

其中还包括从乌克兰南部地区撤军。

沙俄人甚至提出要继续跟复兴军通商。

哪怕是现在双方都还只是暂时停火,想要通商也没有问题。

在与沙俄的通商过程中,华夏本身就处在有利的地位。

沙俄则希望通过与华夏的通商,打破英法对他们的封锁。

同时也希望通过贸易改善国内的民生,化解各阶层之间的矛盾。

为此董叔恒还专门指定了几个双方通商的口岸。

其中包括托木斯克、阿木哈拜商以及巴勒喀什湖地区的两座新城。

沙俄人愿意停火,还要跟华夏交换一个条件,那就是他们希望在巴黎的谈判过程中,华夏就黑海的问题不能完全站在英法的立场上,要给予沙俄一定的支持。

这一点对于华夏来说一点的损失都没有,自然也是没有问题的。

这次与沙俄的战争,复兴军在西线完全就是打酱油的。

一开始的时候建立战地医院,在西方军队和报纸上刷了一波好感。

后期带头组队去沙俄后方打草谷。

不仅仅进一步削弱了沙俄的实力,激化了沙俄内部的农奴起义。

同时还将这次出兵的军费给赚了回来。

在东线三年时间内打了三场战争。

将过去几百年沙俄在北方侵占的华夏领土都给抢了会来。

能够做到这个程度,董书恒可以捂着胸口说:“对得起祖宗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