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给琦善支招(2 / 3)

加入书签

一次次的胜利也让朝廷收复扬州的呼声越来越高,加之太平军北上,给人一种天京后方空虚的错觉,清流甚至上书让江北大营一口气打下江宁。

琦善没办法,只能叫自己手下最能打得董书恒前来商议。

要说董书恒做官以来还一次都没有见过琦善。

从高邮到扬州城北的江北大营并不是很远,董书恒带着警卫连骑马半天就赶到了。

淮海军本来是没有多少战马的,但是和琦善搭上线之后,从北大营的军队手中买来了2000多匹,这些北大营的旗军和绿营都是从北方调来,战斗力不怎么样,马匹倒是有很多。

这些人为了搞钱抽大烟,在扬州城北可谓是刮地三尺,北面的百姓被他们霍霍个遍,以至于再没有一点油水可以搜刮。

听说董书恒要买马,这些人一个个争先恐后,董书恒最后不得不追加数量。

正因为如此,董书恒和他的警卫连才能够骑马代步。

虽然他们的技术比不上真正的骑兵,但是骑着马总归比步行更快、更省力。

董书恒这次来北大营,时间非常的赶,新兵的训练即将结束,他必须抓紧时间完成部队的整编磨合。

这次部队一下子扩大了七倍,如果不整编好,很可能会导致部队整体战斗力下降。

江北大营其实是一大片的联营,整个江北大营一共有驻军2万5千余人,他们之中有陕西河南的绿营,也有直隶、蒙古的八旗,分属很多个统领。

期中最能战的要数胜宝的八旗骑兵了。

琦善这个老家伙,自然不住在军营,他正在扬州城北的袁家花园住着呢,每天他都要用半天是时间来听戏,半天时间睡觉。

找他谈公事都要提前下帖子预约才行。

琦善就是一个典型的官二代,一生起起伏伏,35岁就做到了两江总督,现在朝廷再次给了他一个两江总督,他自然一点也不感冒。

他现在就想着能够安全地从位子上退休,至于攻打太平军,是一点积极性也没有。

董书恒到了园门口,已经有家奴在门口侯着,这些四九城跟出来的旗人家奴,一个个鼻孔朝天,哪怕你是朝廷命官,也不放在眼中。

用人家的话说,站在北京城的城墙上随便扔下一块砖头都能砸到个三品上。

那他们认什么呢?银子啊!

董书恒随手抛个银锭,那家奴反手就抄进袖中,动作快得像个武林高手。

“提督大人,咱们总督大人正在后园子里听曲呢,昨儿刚到了个徽州班子,那当班花旦漂亮的很呢!”

那家奴笑道,仿佛突然变了个人似的。

“哦,下官岂不是打扰了总督大人雅兴。”

“无妨,董大人不知道,我们提督大人最喜欢边听戏边谈正事。

您请随小的过去。”

这个园子是典型的江南园林样式,“虽由人做,宛自天开”

,徜徉在这园子之中,仿佛朗读诗文一般的酣畅淋漓,这是园子无处不在的诗情。

怪不得人家都说江南园林是诗情与画意的物化,无处不入画,无景不入诗。

看着看着,董书恒突然想自己啥时候也能弄个这样的园子,携二三美同住,岂不快哉。

然后,他使劲地摇了摇头,现在革命刚刚开始,自己怎么就开始堕落了呢!

一连穿过了几个花门,终于听到了前方有吹啦弹唱的声音。

董书恒加快脚步,走进一个院子。

这院子二三十米长宽,南墙位置搭了个戏棚子,五六个戏子正在唱戏。

院子北面有一个茶棚,棚子下面,一位身穿一品朝服,身形枯瘦的老人躺在太师椅上,身旁的小几上摆着一个紫砂茶壶,茶壶边上还有一个玉制的鼻烟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