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黑衣军首秀(2 / 3)

加入书签

到:“那些东方的穷人子弟在训练了一两个月之后就成为了出色的步兵。

他们勇敢、坚毅,悍不畏死,只要能够让他们吃饱,最好再有一点微不足道的报酬,这个报酬只要是美国工厂工人的三分之一不到,他们就能够在指挥官的指挥下悍不畏死地顶着敌人的刺刀前进……”

这份报告,打动了皮尔斯总统,他很自然地想到了那些西部的华工,如果能把这些人组织起来将是一股不小的力量。

这些华工与马沙利描述的情况基本相符。

皮尔斯总统已经感觉到1850年的妥协案再也约束不了躁动的南北双方了,战争之前,政府手中必须掌握更多的砝码。

……

华尔陪着马沙利聊天。

一旁那些巨商们可是被演武的场面给震惊得不行。

有些人见过英军,都觉得这些黑衣兵的军阵比英国的红衣兵还要整齐。

此时,吴建彰也在观看的人群中,他对这群黑衣兵的战力也甚为认同。

至少比清军强上不知道多少倍。

作为一个兵备道,他的手下也有一些绿营兵,海关甚至还掌握着十几艘巡船。

但是自己的这些兵也就能吓唬一下商旅,抵挡一些土匪、大盗。

如果是太平军打来肯定挡不住。

因此他打定主意一定要雇佣一批黑衣军,帮助自己守住上海海关安全。

演武过后他就找到了华尔。

吴建彰觉得华尔非常具有军人的气质,不觉间对长江安保又更加信任了几分。

在杨坊的引荐下,吴建彰同华尔见了面。

华尔自然不会拒绝这送上门的订单。

于是两人很愉快地商量好了以每年20万两白银的价格雇佣一千名长江安保的士兵,用于保卫上海的海关,当然士兵的伙食还有弹药消耗费用要另算。

要是吴建彰知道自己将1000名淮海军的士兵放进了自己的禁脔海关内部,不知道会不会气得吐血。

这次长江安保的广告打的很好,在杨坊的运作下,接了大量的订单,很多大户都准备雇佣一个排或者一个班的黑衣兵去给他们守护家业。

这段时间情报部一直在上海县清除那些没有转移的小刀会成员。

很多当初的帮会首领神秘失踪,他们的地盘和手下都被坦克吸纳了。

但是百密一疏,还是有一些漏网之鱼。

这些漏网的势力在9月1日发动了起义,规模比历史上小得多。

起义军的规模只有不到一千人,而且都是一些地痞氓流,这些人准备占领上海县城,不过被新成立的上海守备团,很容易就打退了。

撤退以后,这些人又想去抢劫城外的海关。

不过吴建彰让黑衣军主动出击。

1000名黑衣军在指挥官的指挥下,倾巢而出,在关外以整齐队列向起义军押去。

由于对方人数不是太多,黑衣军一直推进到了100米才开枪。

顿时这些参加起义的混混成排成排地倒在冲锋的路上。

基本上一个接触,这些以当地地痞流氓组成的起义军就被歼灭了。

这让吴键彰心中大呼这钱花得值。

回去之后黑衣军的伙食、住宿条件,又上升了一个档次。

……

这次董书恒回到扬州都没有遇到魏玉珍,据说她在淮海书院开设了一门新闻课。

虽然她是一个女教师,在这个时代很难被接受,但是淮海书院的学子本就没有几个是传统的读书人,他们的思想。

董书恒估计很多学子是看到了院长女儿的身份,再加上魏玉珍那不同于现在清朝女性的清新脱俗的气质。

反正选修这门课的人非常的多。

还好董书恒是一个现代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