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〇〇章 激战密支那(1 / 5)

加入书签

天平军中的人多出自粤西桂林,他们中的人很多都坐过船。

但是几乎所有人都是第一次坐这种拖船,前面那个冒着烟的拖轮看起来也不大啊。

为什么就能够拖着那么长一串的木船逆流而上呢?

“吭哧吭哧”

的声音传来,这一段的水流似乎非常的急。

拖轮上的黑烟变得更加的浓郁了,就像下雨天的乌云一样黑。

锅炉正在持续增压,增加拖船的动力输出。

坐在后面木船上的太平军将士握紧了手,心中似乎在为前面的那个铁家伙加油。

这段河上的旅程似乎是太平军自从转移以来走的最轻松的。

自从那天彭玉麟与石达开达成了交接协议。

石达开就率领着部下离开了琅勃拉邦,运兵船无法一次性地将这么多的人运走,只能够分批次运走这些人。

按照协议,彭玉麟移交了第一批次的装备,一共两万把线膛枪以及一百门60毫米野战钢炮。

当然这些钢炮还是黑火药驱动的前膛钢炮,炮装在两个轮子的炮车之上,便于野外转移。

石达开又看上了复兴军的炮艇。

他要求等太平军占领了雅鲁藏布江中游之后,复兴军要派人去帮他们建造炮艇。

这个事情彭玉麟也做不了主,但是他会转告军部。

太平军转入那加丘陵地带之后,第一步要占领的就是印度西北部的阿萨姆地区。

阿萨姆是傣族的别称,最早记载于中国玄奘编著的《大唐西域记》中,称为“迦摩缕波国”

,玄奘曾经受邀当地国王拘摩罗到该国讲法。

13世纪,傣族在此建立阿豪姆王国,阿豪姆王国在第一次英缅战争中被英国占领。

这个地区一直到后世都还生活着很多黄种人,他们在后世独立的呼声一直都没有停止过。

现在这里是英属印度殖民地的一部分,但是这里地处偏僻,英国人在当地驻守的力量很薄弱。

而且这里是雅鲁藏布江中游的一片谷底。

东面和南面都是海拔两三千米的高原丘陵地带。

东边孟养地区马上就要成为华夏的地盘。

董书恒将孟养地区划给了新成立的云南腾冲府。

多山的云南将拥有一块最大的平原地区。

阿萨姆的北边就更不用说了,那里是高耸的喜马拉雅山脉,同样是华夏的地界。

为什么说这里是地上天国。

无论是自然资源、气候环境,还是地缘条件,这里都是得天独厚的。

石达开只要快速攻进这里,然后封锁住西部的缺口,守住雅鲁藏布江的中游,就能够安心地发展。

在棋盘上这里就是一个银角。

虽然石达开已经上路,但是在西边,董书恒新划的腾冲府却还在一帮子野心家带领下负隅顽抗。

密支那城坐落在伊洛瓦底江边,伊洛瓦底江两条支脉东支恩梅开江和西支迈立开江的汇流处的下游。

这里一直是茶马古道的重要枢纽,连接着西南地区与印度、孟加拉的贸易。

所以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密支那成为了一座大城。

这里与腾冲地区之间有着道路相连。

二师攻伐孟养就是以腾冲作为大本营。

现在孟养土司手下,除了一部分躲进山林的手下,主力部队就被顾克利围在了密支那城。

本着先礼后兵的原则,顾克利先是派了一个云南的傈僳族官员前去劝说。

但是这帮子泯顽不灵的土司竟然割了使者的舌头。

这让顾克利火冒三丈。

复兴军起兵以来还没有受到过这样的窝囊气。

密支那城中,孟养土司头目此时正在自己的大宅之中,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