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〇八章 外交官俾斯麦(3 / 4)

加入书签

p>

在法兰克福,王韬碰到了一个意外的的来客。

来客叫奥托·冯·俾斯麦,普鲁士王国驻德意志联邦议会的大使。

这个留着八字胡子的普鲁士男人,有着典型的日耳曼人面孔。

他的眼睛明亮,眼神睿智而充满智慧。

俾斯麦名义上是来向王韬“求教外交问题的”

寒暄过后,年轻人毫无顾忌地谈起来:“我出生的那一天是愚人节,也就是说谎话可以不承担责任的那一天。

如今这个世道大家对欺世盗名的行为熟视无睹,而我又选择了外交这个职业。”

“有人说在外交场合,不说话是金子,少说话是银子,多说话就是破铜烂铁。

但法国外交家塔列朗也说过,舌头对于人来说,它的作用就是隐瞒自己的思想。

听说他能滔滔不绝地讲四个小时,逻辑清晰、层次分明,但到头来人们发现他什么也没讲。”

“为了掌握玄妙的外交知识,亲爱的王先生,您能在这方面对我有所测教吗?”

实际上俾斯麦并非是来请教的,他只是假借这个名义来来跟王韬套套近乎的。

他知道现在普鲁士和华夏之间的关系紧密,尤其是现在华夏建国了以后。

以后发展与华夏的合作才是普鲁士外交的最主要内容。

这非常附和远交近攻的基本原则。

当前普鲁士与华夏之间的关系是全方位的,不仅仅有军事上的还有政治上和经济上的。

军事上的合作,即使是俾斯麦都不是完全清楚,似乎是海军方面的合作,陆军的交流他是知道的。

政治上,普鲁士积极驱动华夏在欧洲的外交活动。

华夏也很给普鲁士面子,华夏外交在欧洲,尤其是王室的很多事情都是通过普鲁士作为中间人。

经济上的合作的就更加密切了,随着华夏新政权建立,华夏政府完全主导了华夏甚至整个远东地区的经济命脉。

这种合作将会更加的密切。

普鲁士这两年的国内产能因为与华夏的贸易,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这是双方之间的利益纽带。

之前沙俄挑破两国之间的关系。

普鲁士国内就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赞成。

现在普鲁士国内不管是大贵族还是大资产阶级都与华夏的利益捆绑起来。

“好厉害!”

王韬在心里想到,这个普鲁士大使还真是有意思。

“日耳曼人中还有这样的人物?上来就拿大人物作典范。

看来这小子今后不是治世的能臣,也至少是个乱世的奸雄。”

怎么回答提问呢?王韬想也没有必要想,职业的特点早巳使他不假思索也能把话说得滴水不漏。

“什么是外交?俾斯麦先生,我对您无从解释。

如果外交是一门科学,还没听说有一个专门的机构在研究它。

如果说外交是一门艺术,那么掌管艺术的缪斯女神决不肯出来庇护它。

说外交就是欺骗,这等于亵渎神明,不过干我们这一行的绅士中也确有不少江湖骗子。”

王韬说道。

“真是绝妙!”

俾斯麦乐得鼓起掌来。

两人聊了很久,似乎成为了极为熟悉的朋友。

“王先生,你们的总统才是一个外交大家,而且是一个全球战略大家。”

“听说就是他劝说阿达尔伯特亲王寻求非洲的殖民地的。

以前普鲁士因为海军弱小,一直都没有向那个方向去想。”

“现在看来这步棋真是绝好的。

普鲁士不能只窝在欧洲的角落里,否则只能够做一个二流国家。”

“是的,俾斯麦先生,而且目前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