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外星生物的来源(1 / 2)

加入书签

当最后一缕阳光穿透云层,照亮那些半植物半机械的幼苗时,它们的根须正悄无声息地扎进曾经的地铁隧道,朝着地心深处那个仍在缓慢旋转的、孕育一切的熔融核心,继续生长。

硅基信使的金属足尖轻叩月面,扬起的尘埃在氦-3聚光灯下形成金色雾霭。

当人类的钛合金手套触碰到他们能量核心时,那块灰黑色玄武岩突然泛起星图般的纹路——这是被地球地质学家归类为&0t;普通火山岩&0t;的物质,此刻正以0003秒的间隔完成17种弦振动频率的能量转换。

当人类视网膜投影还停留在远古传回的时候,对方已经用引力波编码送了三页纸的反馈:不仅指出样本中含有的42种微量元素同位素丰度,更标注出每颗晶体在37亿年前岩浆冷却时的压力轨迹。

这种直接读取夸克运动轨迹的感知能力,让人类最先进的同步辐射装置像玩具般可笑。

&0t;他们的思维不是线性的。

&0t;生物人盯着全息沙盘里突然展开的十二维模型,那些由光斑组成的几何结构正自行推演地球板块运动的未来200万年。

当人类还在争论暗物质是否存在时,这些以岩石为能量载体的生命已经用引力透镜编织成星际网络,将脉冲星的自转周期当作时钟校准整个旋臂的坐标。

最令人心悸的是他们对时间的感知。

生物人颤抖着调出探测器记录的能量脉冲——那些看似随机的岩石震颤,实则是用新星爆周期编写的史诗,其中某个07秒的能量低谷,竟完整压缩了人类从旧石器时代到量子计算机明的全部文明史。

深空探测器“星”

在南海带外缘捕捉到异常引力涟漪时,地球刚结束一场关于“是否存在生命”

的学术辩论。

那不是自然天体的引力透镜,更像某种造物在主动“呼吸”

——探测器传回的三维建模显示,虚空里悬浮着一个十二面体,棱长精确对应普朗克长度的1618x103?倍,表面流淌着液态金属般的光泽,却在绝对零度中保持着372c的恒定温度。

最令人震颤的是同位素测年数据:铼-187的衰变链显示它已存在463亿年——比地球的年龄还早2000万年。

当科学家用射电望远镜对准十二面体的一个顶点,接收到的不是电磁波,而是一串二进制代码,解码后竟是三百年前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第一章,只是每个公式旁都标注着更简洁的修正项,末尾跟着一行星图坐标,指向距银河系中心26万光年的一片空白区域。

“它在教我们修正引力公式。”

刘亮攥着数据报告的手在抖,“而我们,连它用什么技术维持恒温都搞不懂。”

探测器试图靠近时,十二面体突然收缩成奇点,只留下一道转瞬即逝的蓝光,光谱分析显示那是氢原子在光运动中产生的切连科夫辐射——一种地球物理课本里标注“理论上不可能存在”

的现象。

此刻,地球轨道上的哈勃望远镜恰好拍到猎户座b星的一次“异常闪烁”

,天文学家放大图像,现那片星云的尘埃正以人类无法理解的规律排列,最终组成一行简体中文:“你们的‘文明史’,在我们的计时单位里叫‘地质误差’。”

赤红色的巨星风裹挟着星际尘埃掠过船时,驾驶舱的全息星图正将目标坐标闪烁成醒目的橙光。

飞船外壳覆盖着能吸收99电磁辐射的暗物质涂层,像一块被宇宙遗弃的黑曜石,在穿越柯伊伯带时甚至没惊动任何冰晶彗星。

下方的蓝色星球正被侏罗纪的晨昏线切割成两半。

赤道附近,腕龙群在裸子植物森林里扬起的尘土柱直插云霄,翼龙展开十米宽的膜翼掠过蒸腾的沼泽,溅起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