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人情(2 / 4)

加入书签

础的话,或者说是他们那样的科学基础的话。

那未必不能走出一条路。

但问题是中国和苏联情况不一样啊。

本来苏联的发动机就是推力大,寿命比较短。

中国航空基础还不如苏联,都还没有消耗完,为了国防,只能仓促上马。

再加上当时工人忙着其他事,对质量自然也不会太关心。

不管是西飞,还是哈飞,或者是成飞,制造出来的发动机质量……

反正空军的意见很大就是了!

据上世纪80年代中期航空工业部质量司的统计,1952年至1983年,因产品设计和制造等质量问题发生的事故中,其中发动机质量占483。

空军当时计算涡喷-6的空中停车率高达094千小时,美国规定发动机空中停车为02千小时,我国空中停车率是美国47倍,这主要由于涡喷-6燃油系统出现故障较多。

其次是涡轮部件故障和压气机部件故障。

从1980年到1981年涡喷-8提前换发动机26台。

按飞行小时折算,提前换发率高达065千小时。

而美国规定为02千小时,我国高出三倍多。

当然这些都是之前一系列原因造成的,后来有钱了,加上重视质量问题。

中国发动机的故障率在大幅减少,还有寿命有了大幅度提高。

虽然推力比还不如俄罗斯,但是寿命却是超过俄罗斯了。

楚云飞知道单靠自己是无法一下子就扭转局面的,但是他还是希望能尽自己最大努力缩短距离。

例如在自己死之前看到运20、歼20等项目上马。

高厂长也是想改变西飞,以前是没钱,也只能一步步来。

现在有钱了,质量方面当然也要抓紧了。

不然人家这个大金主不满意,跑去和哈飞、成飞合作了。

那西飞上下还不一人一口唾沫淹死自己。

高厂长赶紧做出保证。

“楚先生你放心。

关于这件事上,我们也是意识到问题。

正在严格要求工人遵守上级发下来的《军工产品质量管理条例》,采取“互查”

、“纵向横向交叉查”

、“质量讲评”

、“质量情况分析会”

、组织专家对事关飞机安全的飞机质量进行评审。

绝对不会让任何一个不合格的产品走出工厂大门的。”

“高厂长有这样的意识,那我们就放心了。

对于一些不称职的工人或者是研究人员该辞退就辞退,必要的遣散费我们可以出。

或者是另外成立一家公司,将这些人集中安置,当他们提前退休了。”

楚斌提议道。

高厂长一听,觉得这个办法好。

辞退是不辞退。

但是要是另外安置的话,那问题就不大。

以前是没钱,就算想到这个办法,也做不到。

现在既然人家云曼集团愿意出钱安置,那自然是没有问题了。

少一些好吃懒做的工人还有不称职的研究人员,大家也齐力努力发展,让西飞飞到更高更远。

“楚先生这个提议好,我会和党高官他们商议,尽快拿出章程来的。”

楚斌伸手说:“嗯。

合作愉快!”

高厂长紧握着对方的手,高兴地说:“合作愉快!”

10个亿,对于现在的研究单位来说绝对是大手笔了。

云曼集团拿出10个亿和西飞,还有10间大学合作,成立研究所,共同研究,攻克斯贝发动机的事根本瞒不住,一下子就在国内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至于像一些砖家叫兽,在报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