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二章 姑苏府(2 / 2)
>想想老夫人就睡不着觉。
但这些想法,她没敢跟儿媳妇说。
儿媳妇本来就很替熙姐儿担忧了,要是再想着这些事,她恐怕到时候都不去丈夫、儿子那里,非得跟着女儿去上任了。
想起这个,老夫人又叹了一口气。
她自己倒想跟着孙女去上任呢。
可她知道不成。
不光帮不了赵如熙,还得让赵如熙花精力来照顾她。
便是朱氏除了发愁、担忧,也帮不上什么忙。
心里的这番担忧烦闷,她很想找个人倾诉一下,要是能替她出出主意,那是再好不过了。
可纵观整个京城,也没有什么合适的人选。
虽说卫国公府老夫人是个好的,对他们这些败落的亲戚也没有瞧不起,还是个有见识的,但无论身份地位还是交情都差得远。
而且卫国公府人多口杂,自己这番言论,没准就要被人传出去,惹出麻烦来。
因此老夫人只得自己一个人担忧,只跟金嬷嬷说一说,两人都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
不光老夫人和朱氏在京城里为赵如熙担忧,便是赵元勋在姑苏府也在替女儿发着愁,今天在衙门里办差都有些心不在焉。
姑苏府知府张顺,早在朱氏离开姑苏回京时,也从夫人那里知道了赵元勋的女儿参加会试的消息,十分理解赵元勋的心情。
看看到下衙时间了,他主动道:“赵大人,下衙了,要不要来府上喝一盅?”
当初绥平伯府查赵如熙的身世的时候,张顺虽然没见着赵元勋,而是跟赵元勋的舅兄朱和豫见了一面,但他对赵元勋和他互换女儿赵如熙的事还是很了解的。
当初接到通知,发现来他手下任通判的是绥平伯府赵元勋,张顺当时的心情不知道有多复杂。
这位当初的侯爷,后来的伯爷,手段实在是厉害,直接就把魏丘那个三品大员给撂倒了。
这是张顺这种寒门出身、一步一步从底层爬上来的官员所不能想像的。
所以当初他看到赵元勋的名字时,心里那叫一个担忧啊。
写信跟京城的恩师一打听,更是发现这个赵元勋并无功名,直接就进了大理寺做了大理寺右寺寺副,从六品;不到半年,又升了半阶,还到姑苏这么个好地方来做了通判这么个跟他平起平坐的实权官。
这简直是手眼通天啊。
他心里更加诚惶诚恐起来。
要是这位伯爷是个性格霸道、喜欢揽权的,他这个知府该如何自处?他那位舅兄手里,还拿着自己在漕运上贪墨的证据呢。
张顺都想到自己一百零一种凄惨的下场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