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六章 为国尽忠(2 / 2)

加入书签

自耕农都极少,土地作为生产力的核心要素,那自然也就会延伸出一个局面。

留地不留人!

越是壮年的劳动力,越是受欢迎,越是年老的劳动力越是面临着生存艰难的处境。

更别说这些本就身体残缺的普通人,更加没有多少的劳动力。

手上若是有一技之长或许还可以,但若是没有一技之长,那就真的难了。

“父皇,其实关于这些人,儿臣倒是有些建议。”

犹豫了半晌,赵定终究是忍不住开口。

“什么建议,你说?”

赵崇远闻言眼前一亮。

“父皇,其实咱大乾朝廷可以开设一些手工业作坊”

“你说与民争利?”

还未等赵定说完,赵崇远便已经开口,“那不干!”

自古以来与民争利,那都是大忌,尤其是盐铁这些关乎国本的已经被收为国营,那自然更不该再抢老百姓的饭碗。

“父皇,你在想什么?”

赵定翻了翻白眼。

其实赵崇远这个想法属实是妥妥的被封建儒家士大夫思维给禁锢了。

什么与民争利?

那争的是老百姓的利益吗?

那争的是士大夫和地主豪强的利益。

土地,店铺,作坊,哪个不是掌握在士族和地主豪强手里?

轮到百姓的时候,手里还有个屁!

当然赵定也明白这句话已经是禁忌了,说出来那是要掉脑袋的。

当然这个所谓的掉脑袋并不是指他老子赵崇远会砍了他脑袋,而是整个地主和士绅豪强会砍了他赵定的脑袋。

说到底,他老子赵崇远能够执掌大乾朝政,能够毫无顾忌的清洗那些朝堂内部的士绅做的是利益的交换。

把一部分士族的利益换到另外一批士族的手上。

这是古代帝王常用的手段,也是几千年下来默认的规则。

但他赵定接下来要说的那是要掀了所有士族的饭碗,这是真正要了他们命的东西。

纵观华夏几千年以来,也就那位伟人做到过,别的无一人可行。

他赵定可不敢与那位相比,他也自知自己这辈子都不如那位的一根寒毛,所以更加不敢说出前世的制度。

但这确实是他所想,可想实现现在还不是机会。

而他要说的乃是,有朝廷

“父皇,儿臣的意思是由朝廷开办一些手工技艺的培训机构,专门培养这些为国尽忠之后,从战场上残缺退下来的老兵一些手工技艺。

可以无偿,懂吗?”

赵定试探性的问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