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试行精品外卖模式(2 / 3)

加入书签

子内容详实,逻辑清晰,里面不仅提及了王志刚利用职务之便中饱私囊、违规安排亲属的旧事,还隐晦地暗示了其个人生活不检点,对原配妻子忘恩负义,甚至影射了王雨薇母亲当年上位的并不光彩的过程。

    虽然没有直接放出确凿的证据,但字里行间引导性极强,底下跟帖讨论已然沸腾,各种猜测和“知情人士”的补充层出不穷。

    “慕慕,你看到了吗?看到了吗?”施诗的声音透过电话传来,依旧亢奋:

    “这帖子写得真够劲爆的!指名道姓的指着鼻子骂!这下王雨薇可在学校里‘出名’了!”

    “看到了。”林慕慕语气平静,目光仍停留在屏幕上不断刷新的回复上,“写得……很详细。”

    “何止详细!我看齐小胖这是憋着大招呢!”施诗压低了些声音,“他这是要把他姑姑当年受的委屈,连本带利都讨回来,还要让王家彻底身败名裂啊。我估计,这还只是开始。”

    林慕慕“嗯”了一声,心里清楚施诗说得没错:“咱们就等着看戏吧。”

    日子在忙碌与暗流涌动中悄然滑过,转眼便临近了2000年的春节。

    方家菜馆承袭元旦“千禧宴”的成功经验,顺势推出了精心准备的“除夕宴”,果然再度广受欢迎,预订电话几乎被打爆。

    不仅包厢早早售罄,连大厅的散座也一位难求。

    更让方家众人意想不到的是,许多没订到位子的老顾客甚至主动咨询,询问能否将年夜饭“打包”回家吃。

    这个无心插柳的需求,瞬间点亮了林慕慕脑海中的一盏灯。

    这不正是将后世成熟的外卖模式,因地制宜地搬到当下的好机会吗?

    与其让顾客自己带着锅碗瓢盆来装,何不由餐厅提供一套更体面、更便捷的“送餐到家”服务?

    这个想法与方丽君不谋而合。

    不过母女俩都想做得更完美一些——在保证菜品风味的同时,也尽可能保持精致的摆盘,让顾客在家也能享受到近乎堂食的体验。

    这无疑对打包材料和运送过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妈,我们可以紧急采购一批餐盘和不锈钢的餐盘罩。然后再买几个大的保温箱,有罩子能确保菜品的摆盘,保温箱也能保证菜品送到家还是热乎的。”

    林慕慕思路清晰地建议,“反正咱们餐厅后续还要开分店,这些东西早晚都用得上,不算浪费。”

    方丽君深以为然,当即拍板采购。

    至于最关键的“送餐员”人选,母女俩几乎同时想到了一个名字——朱卫国。

    这位憨厚可靠的汉子,从“粮食局便民餐厅”开业之初就负责食材配送,风雨无阻,从未出过差错。

    后来铁路局分店装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