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o章 王爷您信吗(1 / 2)

加入书签

翌日。

天色尚未破晓,天边只洇开一抹极淡的鱼肚白,楚明烛便已醒了。

卯时还差一刻,杏儿端着铜盆进来,见她已坐起身,便取了件浅绿色的素面衣裙,给她换上。

法会卯时开始,估摸着要到辰时末才能结束。

杏儿端了碗莲子粥给楚明烛:“小姐先垫垫肚子。”

草草吃完早膳楚明烛就去了隔壁房间。

房中已亮起了灯,楚明烛快步进去,老太太已经穿着妥当,正由着周嬷嬷给她绾。

她在老太太身边站定:”

祖母可用早膳了?“

老太太点点头:”

用过了。

说话间,外面传来寺里的晨钟声,沉闷而悠远,一下下敲在人心上。

楚明烛扶着老太太起身,老太太虽已年过六旬,身子骨却还算硬朗,只是步子慢些,走得稳当。

两人穿过抄手游廊,往大殿方向去,一路上已能看见三三两两的女眷,低声说着话,脚步匆匆却不失仪态。

杏儿没跟来,楚明烛临走时瞧了她一眼,见她往僧寮那边瞟了瞟,便知她要去办那件事。

这丫鬟虽是个急性子,办起正事来却一向稳妥,楚明烛倒也放心,只叮嘱了句:”

别太直接,引人怀疑。

大殿前的空地早已站满了人,香火缭绕中,隐约能看见朱红的殿门内黑压压的一片。

进了大殿,更是被浓重的檀香裹住,佛像高踞在莲台上,金箔贴的衣袍在烛火下泛着柔光,慈悲的目光仿佛能包容世间万物。

住持带着一众僧人早已排排站好,僧袍的灰色与佛像的金光相映,倒生出几分庄严来。

太后的位置在最前排,她穿着一件石青色的常服,头上只簪了支东珠簪,看着比平日里随和些。

陆应白就陪在她身侧,一身月白色的锦袍,腰间系着玉带,身姿挺拔如松,即使只是静静跪坐着,也自成一道风景,惹得不少世家小姐偷偷往他那边瞟。

楚明烛扶着老太太来时,前排的位置早已被人占满,那些夫人小姐们见了她,许是因为从没见过,眼神里藏着几分打量。

明烛只当没看见,寻了个位置,扶着老太太在蒲团上坐下。

没过多久,钟声再次响起,这次却比之前急促些,住持手持念珠,率先开口诵经。

他的声音苍老却洪亮,像洪钟一样在殿内回荡,紧接着,僧人们的声音也跟着响起,整齐划一。

信众们也跟着低声念诵,密密麻麻的诵经声交织在一起,像一张无形的网,将整个大殿都笼罩其中。

楚明烛起初还有些心不在焉,可听着听着,竟慢慢静下心来。

那声音能涤荡人心,把心里的杂念一点点抚平。

约莫过了半个时辰,殿外的天色已经大亮,阳光透过窗棂照进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楚明烛正听得入神,忽然感觉有人碰了碰她的胳膊,睁眼一看,是杏儿。

这丫鬟不知什么时候进来的,正猫着腰,小心翼翼地凑到她耳边,声音压得极低:“小姐,都打听好了,王爷住在西跨院最里头那间。”

楚明烛微微点了点头。

她抬眼,目光越过攒动的人头,落在太后身边的陆应白身上。

他依旧是那副淡然的模样,侧脸的线条在烛火下显得格外清晰,眼睑垂着,看不清眼底的情绪。

她看了片刻,收回目光,对身旁的老太太轻声道:“祖母,女儿出去方便一下,一会儿就回来。”

老太太正听得专心,闻言摆了摆手:“去吧,早去早回。”

楚明烛又交代杏儿好生陪着老太太,这才起身,尽量放轻脚步,沿着殿壁往外走出了殿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