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熟悉的场景又来了(1 / 2)

加入书签

桂嬷嬷正要告退,忽又想起一事,回身对楚明烛温言道:“瞧老奴这记性,还有一桩要紧事忘了说。

再过几日便是中秋佳节,今年恰逢三年一度藩国使臣前来朝贡纳礼,又撞上秋闱会试结束,众举子考完出贡院。

陛下龙心大悦,意欲在宫中大设宴席,与文武百官、使臣及新科举子共庆佳节。

太后娘娘特意让老奴给县主递个话,请县主早做准备,届时务必入宫赴宴。”

楚明烛微微欠身,神色恭谨:“多谢太后娘娘厚爱提点,臣女记下了,定当悉心准备。”

桂嬷嬷看着她,心下微叹,又向前凑近半步,声音压得更低,透着几分真切的关怀:“县主,老奴再多嘴一句。

此番宫宴非比寻常,既有外邦使节在座,陛下与太后最重天朝颜面。

依照往年惯例,席间多半会安排贵女们展示才艺,以显我朝文华鼎盛、人物风流。

您如今身份不同,难免有那些心思不正、惯会捧高踩低之人,等着看您的笑话。

县主还需早做筹谋,心中有数才好。”

楚明烛眸光微凝,随即坦然点头,轻声道:“嬷嬷金玉良言,明烛感念于心,定会谨慎应对,不负太后与嬷嬷提点之意。”

“县主心中有成算便好。”

桂嬷嬷脸上露出欣慰之色,“既如此,老奴便先行回宫向太后复命了。”

楚明烛并未出言挽留,只从容地将腕上一只翡翠镯子褪下,轻轻放入桂嬷嬷手中。

那玉色一望便知价值不菲。

“我知嬷嬷在太后身边见惯了好东西,寻常物事入不了您的眼。

这只是我的一点心意,感念嬷嬷今日特地前来解围、殷切提点之情,还望嬷嬷莫要推辞。”

桂嬷嬷低头一看那水头极足的镯子,脸上笑意瞬间加深,手腕一翻便不着痕迹地将镯子纳入袖中,笑眯眯道:“县主实在太客气了。

那老奴就厚颜收下了,多谢县主厚赏。”

“阿亚,”

楚明烛侧吩咐,“好生送桂嬷嬷出去。”

“是。”

侍女阿亚恭敬应声,引着桂嬷嬷出去了。

……

送走桂嬷嬷,院内一时静了下来。

楚明烛独自站在厅中,目光落在那个硕大的漆盘上。

里面那袭鸾凤和鸣的大红嫁衣,依旧华美夺目,她望着它,眼神却有些空茫。

阿桃轻手轻脚地从外面进来,见她望着嫁衣出神,便小声询问道:“县主,这嫁衣……可要奴婢现在服侍您试穿一下?”

“不用。”

楚明烛收回目光,摇了摇头,语气平淡得没有一丝波澜。

这件嫁衣,根本不可能有真正穿上它的那一日,此刻又何必多此一举?

阿桃迟疑了一下,试探着问:“那……若是过后刘姑姑那边派人来问起试衣的结果,奴婢该如何回话?”

“便说尺寸合适,并无任何不妥之处。”

楚明烛淡淡道。

阿桃低声应下,心中却满是疑惑。

女子出嫁是一生中最重要的事,这嫁衣也是一生只穿一次的风光,为何自家县主对此事如此淡漠,甚至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疏离?

虽想不明白,但她终究不敢多问,只依命行事。

……

到了傍晚时分,杏儿才风尘仆仆地从外面回来。

她刚进院子,便从阿桃口中听说了白日里刘姑姑前来逼迫试衣之事。

杏儿本就对自家小姐与严家那桩婚事耿耿于怀,听闻刘姑姑竟敢前来刁难,顿时气得柳眉倒竖。

但得知太后派桂嬷嬷来撑腰,还特意告知中秋宫宴之事,她的心情立刻阴转晴,瞬间激动起来,摩拳擦掌地开始盘算宫宴那日该如何为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