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印文王羲之(1 / 2)

加入书签

吴夺点点头,“以此类推,有些出现在市面上的东西,看似是首次,说不定是藏家一直捂着。”

“也有的,是藏家没有认识到真正价值,无意间卖出的,辗转之后才被发现。”

宁霜忽而看了看吴夺,“别说啊,你的运气真不错,我以前逛潘家园,哪捡过这么大的漏儿啊!”

“这不光是我一个人的作用,这是琴瑟和鸣的结果。”

“就你会说。”

接着,宁霜便去将这块豹房铜牌从从溶液中取出,擦干之后,又用软毛刷细细刷了一遍。

现在,这块紫铜质地、铸工精美、包浆润泽的豹房铜牌,和地摊上那块脏乎乎的东西,简直判若云泥!

当然,若不是脏成那样,可能也轮不到宁霜捡漏了。

再就是铜牌这东西,历朝历代都有很多,不知道豹房铜牌的,确实也很难去特别注意。

两人又把雍正斗彩竹报平安笔筒、越窑秘色瓷钵式洗摆在了桌上,一起欣赏了一番。

赏玩好的东西,时间总会过得特别快。

这一点吴夺深有体会,即便不是古玩好物,就算弄到一对绝配的核桃,一边清理一边盘刷,溜溜的半天就过去了。

不知不觉天擦黑了,两人也没再出门,吴夺又当了一次大厨。

不过这次简单,就是用肉丁炸了个酱,切了点儿黄瓜丝之类的菜码,吃了个炸酱面。

还是不能留宿。

约好第二天去逛琉璃厂之后,吴夺又回到了酒店。

第二天上午8点半,两人到了琉璃厂。

琉璃厂的名字是从元代来的,当年在这里建窑厂烧琉璃。

琉璃厂在乾隆朝之后逐渐成了文玩古董的街市,从历史沉淀上来看,潘家园肯定是没法儿比的。

琉璃厂有两条街,东街西街,中间被南北走向的南新华街隔开。

不远就是前门和大栅栏,位置肯定是很好的。

琉璃厂的街上,有很多著名的老店,比如荣宝斋。

还有很多不知名的小店,店前也有支棱出桌来摆点儿东西的。

但不管大店小店,想捡漏都很难。

特别是如今这年头儿。

吴夺和宁霜也没抱什么捡漏的心思,有点儿怡然自得。

因为是周日,街上不光有玩家藏家,还有很多来旅游的,随便逛着玩儿。

有一种店很受游客欢迎,就是卖印石、刻印章的店。

吴夺心血来潮,站在一家售卖印石兼带刻章的店前,说不如刻个鉴赏收藏章。

宁霜反对,“你也是手里一把好东西的人了,刻制鉴赏收藏章,最好想办法找个好师傅、甚至名家。”

“你是说人家店里的篆刻师傅功力不行了?”

“他家师傅的功力我肯定不知道,我只是提醒一下,不要这么随意嘛。”

“好吧。”

吴夺点点头,却又道,“进去看看印石行吧。”

“行。”

宁霜笑了笑。

两人进了店,一个顾客正在柜台前挑选印石,吴夺上眼瞧,嘿,这不是刘钢炮老爷子嘛!

刘钢炮此时也听到动静回头,“哎?小伙子,缘分哪!”

“刘老爷子,您还喜欢收藏印石啊?”

吴夺说着,也冲柜台后的店老板点点头。

店老板是个中年人,很沉稳的样子,回以微笑。

“我还有一大爱好,那就是篆刻!”

刘钢炮笑道,“今天来买点儿印石。”

吴夺低头看了看他摆到最前面的两块,“寿山白芙蓉,青田封门冻,这两块都不错啊!”

“差矣差矣!”

刘钢炮摆手,“这块封门青,还称不上真正的‘冻’,而且色也不行,偏深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