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大漏小亏(2 / 2)

加入书签

子?”

“万事皆有意外。”

赵赟摇头晃脑,“市场上不是没有漏儿,而是缺少发现漏儿的眼力!”

“好好说!”

“好吧,其实是我们小区里一个收破烂的收了一堆旧书,打包的时候我看到了。

五十块还不是买了这一本,一共买了五本,十块一本。

我怕他起疑嘛。”

“那四本呢?”

“其他的肯定不行了,都是现代印刷品,最老的也就是八十年代的一本《水浒传》。”

“你真行,这运气逆天了。”

吴夺顺手拍了下他的肩膀,“不过我给你说,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

“这就没办法了,因为四大名著我都看过了。

《红楼梦》里宝玉和袭人的第一次,我的点评还在我们班传为美谈。”

吴夺忍俊不禁,“你怎么点评的?”

“虽然只有一句话,却意味深长:都是同龄人啊!”

“我记得红楼里并没有点明当时宝玉的年龄。”

“所以才被传为美谈啊!

因为我考证出来当时宝玉是十三岁!

我们班的同学,绝大多数都是十二和十三啊!”

“你行。

这个话题打住吧。”

吴夺摆摆手,“不是两件东西么,除了元史,还有啥?”

赵赟把手伸进口袋掏了东西出来,“还有这个。”

赵赟又拿出来的,是一个小塑料袋,里面是一枚铜钱。

吴夺接过取出,打眼一瞧,“永历通宝?”

永历通宝,是南明桂王朱由榔在广东称帝时铸造的钱币,有四等:小钱、折二、折五、折十。

但是这四等之中,又可以划分出很多版别。

永历帝虽然在位只有十六年,但是永历通宝在台岛却流通了三十七年,直到康熙收台,永历钱才开始被销毁。

总的来说,永历通宝存世量不算很大。

最贵的是背“御”

版本,就是铜钱的背面铸造了一个“御”

字。

不过,赵赟这枚永历通宝,是小钱光背的普通版别,而且品相很差。

这枚永历通宝,吴夺都不带听的,基本特征一目了然,应该是真品。

再者说了,作假的就算会做这么普通的版别,也不会再弄成这样的品相。

“这玩意儿还鉴定啥啊?这种版别,好品的也不过千;你这枚品相太差了,两百怕也没人愿意要。”

吴夺还真知道永历通宝的行情。

因为他经常看拍卖记录,对很多品类的高价货都会琢磨琢磨。

曾经有一枚精品永历通宝“背御”

,居然拍出了一千多万,让他印象深刻,当时他就顺手详细查了查各种永历通宝版别的价钱。

“亏了亏了,我五百买的!

冲动了啊!”

赵赟叹气,“这是我在花鸟市场的邮币摊子上买的,本来挺脏,我还以为清理出来会有惊喜,结果清理出来之后,品相差到比不清理还难看!”

“没准儿是摊主看到品相很差,故意弄脏的。

你能在小区里碰上漏儿,却很难在市场里捡漏!”

吴夺笑了笑,“不过你这两件东西,一件算是大漏,一件只是小亏,很不错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