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谈笑计重青州鼎(1 / 2)

加入书签

“啊?”

吴夺闻言不由一愣,“这好像很难啊!

不会要等到夏天吧?”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从天气现象上来说,还是夏季最容易出现。

夏季的雷雨云,若是垂直发展旺盛、水平范围偏小,移动产生降水,会出现小范围雨区,不远处还是晴天。

但是冬天,那就太难了。

且不说别的,就算出现,那也可能是“东边日出西边雪”

啊!

“知道我为什么今天提前贴春联么?因为我夜观天象,大年三十或者之后,怕是会有大风天。”

吴大志微微一笑,“今年春早,若是偶遇暖风天,再有局部强对流,这种天气现象未必不会出现。”

“爷爷,厉害了,借东风啊!”

“不要太泄气,但也别高兴太早。

我这又不是天气预报,未见得如此。

但等到夏天不至于。”

吴大志从桌上的篮子里拈起一颗带壳花生,一边剥开,一边冲吴夺努努嘴,“尝尝你王婶炒的花生。”

吴夺拿了一颗剥开一尝,又脆又香,还有咸味。

花生带壳炒,做成这样确实好手艺。

“爷爷,若是等到这样的天气,你定了位,咱们下一步怎么办?”

吴夺吃完一颗花生又问。

“先去实地看看,反正离家不远。

怎么,你还想直接带走啊?”

“那倒没有。

能一睹真容,心满意足。”

“嗯,就算我们找到地方,并且顺利进入,同时青州鼎也在,这些条件都实现了,估计咱们也带不走。

你想过青州鼎有多重么?”

吴大志放下花生,抹了抹手,这才拿起了吴夺之前派的烟,“尝尝我孙子带回来的好烟。”

吴夺拿起打火机给爷爷点上,同时随口先应了一句,“哈哈,肯定不会像武则天九鼎那样!”

武则天所铸九鼎,最大的一只高五米多,重达大几万斤。

其他八只小的,也就是小一圈而已,也有四米多高。

“那是自然。”

吴大志笑道,“但是,咱不比别的,就比比后母戊鼎,它和青州鼎一样,也是四足方鼎。”

吴夺记得后母戊鼎的数据,“高一米三多,口长一米一,口宽将近八十公分,重量,有八百多公斤······”

“对啊,八百多公斤,就算青州鼎也差不多大、差不多重,你觉得就凭咱们三个,能顺利运走吗?”

吴夺想了想,“爷爷,我觉得应该没有后母戊鼎那么大。

从出土文物来看,夏鼎没有那么大的,大多就是几十厘米高的东西。

夏代初年的铸造技术,根本无法和商代鼎盛时期相比。

就算大禹九鼎极为特殊,但不能因为地位重要,而忽视当时的铸造技术。”

“接着说。”

吴大志吸了一口烟。

吴夺继续说道:“大禹九鼎,可能会比寻常的夏鼎要大,但是达到后母戊鼎那么大的个头、那么重的重量,还是不太可能。

还有,有些野史也好,杂说也好,说过武王举鼎的事儿呢,也能算一个对大小和重量的参照。”

吴夺所说“武王举鼎”

,是秦武王之事,其实说的也不是举起,只不过是抬离地面半尺。

秦武王四年,公元前307年,秦国攻占韩国重镇宜阳,秦武王很高兴,带着一帮人去宜阳巡视。

这时候他有些得意,于是又从宜阳到了东周王都洛邑。

这时候,周王朝已经很弱了,在位的是周赧王,根本没啥地位。

周赧王派人去郊区迎接了秦武王,秦武王毫不客气,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