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铁线描(1 / 2)

加入书签

接下来,他们便分头逛了起来。

不要说漏儿了,就这么溜达着看,值得上手的东西都不多。

吴夺逛了十几分钟,好容易看中了一件东西,但是却因为晚了一步,有人先上手了。

这东西是一件青花大筒瓶。

筒瓶又叫象腿瓶,大致像个筒子,口大微撇,颈部偏直,溜肩长腹。

这个筒瓶是康熙民窑的东西,画片是山水,总体还是不错的。

可是因为大,也比较引人注目,吴夺看到的时候,有位老者正拿在手上看呢。

最后老者还买了。

虽然不算什么漏儿,只是比行价略低一点儿,但是碰上个这样的真品,在如今的古玩市场里,其实就挺不容易了。

宁霜笑了笑,“我现在逛市场,都是先做好了啥都买不着的准备,一旦碰上好东西,那就是惊喜。”

吴夺点点头,“其实要没有眼下的事儿,收不收东西的,逛也是一种乐趣。”

“放轻松。

实在不行,最后上报,咱们也算尽力了。”

“上报也不是那么好说的,咱总不能和盘托出吧?怎么就能认定那里头有那啥呢?”

吴夺说着,又摆了摆手,“在这儿,还是别提这事儿了。”

“嗯。

你说得对。

不过,车到山前必有路。”

“我现在跟爷爷学会了,遇上难事儿,不妨先沉一沉。”

“对了,你要是嫌那个‘马踏飞燕’太沉,不如要二等奖的笔筒。”

宁霜就此转了话题。

“那个笔筒是机雕的,看着雕工太死板,摆着看也不舒服啊。”

两人一边聊一边继续往前逛。

不久之后,吴夺倒是又发现了一件东西,而且也上手了,但最终因为价钱问题没有拿下。

这是一件北宋越窑的青釉粉盒,品相还是不错的。

别看年份久,但这东西不算稀罕,因为宋代的粉盒生产量很大。

在宋代,男人也是用粉盒的。

其实不光是宋代,历史上很多朝代,男人都是要傅粉化妆的。

而且有些朝代,男子还流行浓妆,稍微有点儿身份的人,你要是不化妆出门,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从唐代开始,陶瓷粉盒的生产量就开始加大;到了宋代,粉盒就很普及了。

像越窑这样“大”

窑口,生产的青釉粉盒那是要销往全国各地的。

而且粉盒器型小,相对易于保存,所以才说不算稀罕东西。

综合来看,这粉盒的市场行情,十万左右是比较合理的估价。

但是,摊主叫得太高了,一口一个北宋的,而且最低二十万一分都不让。

这吴夺肯定不能买啊。

古玩市场里,不是没有老东西,不是没有真东西;但是就像这件北宋的越窑青釉粉盒,够真够老,一样没法买。

不过,也正是在这个摊子上,粉盒没法买,吴夺却又看到了一件青花香炉。

确切地说,是吴夺和宁霜几乎同时看到的。

这件青花香炉,不像粉盒那样放在锦盒里摆在摊主眼前,而是摆在一个不起眼的边缘。

很显然,摊主并不重视。

摊主是个四十岁左右的男子,长相有点儿“冷”

他这个摊子主要就是瓷器,同时他也不是一个人守摊,旁边还有个小伙子,嘴上叫摊主叫叔。

吴夺拿过了这个青花香炉,而后又和宁霜一起蹲在了摊子前,两人一起看了起来。

这是个钵式炉,圆口鼓腹,带三足,

炉内白釉,青花纹饰主要在炉外,枝叶花卉,画得挺满。

不过,这画片看着挺满,花卉和枝叶,却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