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温禾那竖子绝不可留(6 / 15)
只能任由这些诗句像鞭子一样,抽在他们的脸上。
直到“山苗与涧松,地势随高卑”落下,勋贵们的怒火彻底爆发。
在他们眼中,温禾将他们比作山苗生长在高处,靠着地势优越便能肆意生长,却无栋梁之材,只能做无用的杂草。
将寒门学子比作涧松,虽有凌云之志,质地坚硬可做栋梁,却因生长在低洼之处,只能屈居人下,无人赏识。
这就等于是指着他们的鼻子在骂他们德不配位了。
“你你你……”
一个白发勋贵指着温禾,气得嘴唇哆嗦,一口气没上来,竟捂着胸口踉跄两步,多亏身边的侍从眼疾手快扶住他,才没倒在地上。
他指着温禾,却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
这首诗,像一把精准的匕首,刺穿了他们所有的伪装。
只是他们不知道,这首诗是一百年后的白居易写的。
当时的世家子弟更加奢靡堕落。
或者说那个时候的大唐,已经彻底的烂掉了。
只是温禾吧这首诗念出来,并不是为了他们。
他要让此刻在两仪殿内的李世民听见。
听见寒门学子的无奈,听见勋贵特权的腐朽,听见一个王朝若想长治久安,必须打破世袭垄断。
那还残留着一点意识的褚亮,突然发出一声“哀嚎”。
竟然又吐出一口鲜血。
那些勋贵见状,也顾不上和温禾纠缠,急匆匆带他去找御医了。
再不去,只怕这位弘文馆学士就要不禄了。
两仪殿内,高月早已将温禾后续的诗句一字不落地复述给李世民。
当听到“古来无奈何,非君独伤悲”时。
李世民突然低笑出声,笑声里带着几分复杂的意味。
有对温禾胆识的赞许,有对世家特权的无奈,更有一份打破僵局的坚定。
房玄龄等人脸色骤变,连忙上前一步:“陛下,温禾此诗虽有激愤之意,却也太过激进,恐惹得勋贵集团不满,不利于朝堂稳定,眼下褚亮昏迷,若再逼得勋贵联手施压,怕是会生出乱子啊!”
李世民却摆了摆手,打断了他的话。
“不必说了。”
他转头对高月吩咐道:“你去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