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马倌(2 / 3)
陷阱。
另外,马场里还有一男两女三个知青,来的时候一个个学生样,怕他们干不了伐木的重体力活计,就分了几个到马场,是文化人嘛,也就让他们帮公社管著马场,男知青不用管,但女知青,你最好离远点,一旦沾染上了,会想方设法从你这里这里捞好处。
十八站粮仓,就有个管仓库的,跟她们勾搭上了,想著法地从那人身上弄大米、豆油啥的,就因为这事儿,被辞了工作,送去劳改。
本来有五个知青在这里的,这次过年,放假回去一对知青夫妻在那边有工作,不回来了,我阿巴这才帮忙爭取到这个机会,比下地要好得多。”
鹿胎期,顾名思义,打鹿胎的时节,鹿胎自然是用来熬鹿胎膏的,贵重药材。
鄂伦春人有四个狩猎期,二到四月份是鹿胎期,六到七月分是鹿茸、狂茸期,九月到落雪前是鹿尾期,落雪后则是打皮子和打肉的时候,这几个时段,统称为红围期,都是狩猎的黄金时段。
有的时候,卫淮觉得挺扯淡,一方面有不打怀孕的母兽,不打幼崽之类的猎规,但为了能卖钱的药材、皮毛,却又著鹿不放。
这是逮著马鹿、梅鹿、狂之类的动物,一年打到头。
还说鸿雁、天鹅之类成双成对的不打,但其实来了十八站,他还是看到有鄂伦春人出猎,提著大雁、天鹅返回。
还在山里的时候,卫淮就已经看到天上有成群的大雁、天鹅飞回来,这是在蜀地几乎见不到的景象。
终究规矩是规矩,古老的东西被遗弃得差不多了,都为了得到更多,而不管不顾。
十八站粮库,在来到十八站的前几天,他就知道了那地儿了,那里边装的是军粮。
军粮也敢打主意,不被收拾才怪。
至於女人,还不到该想的时候,卫淮心里有自己的分寸。
卫淮心里有数:“川哥,帮忙在叔那里说了不少话吧!』
孟川咧嘴笑笑:“咱们是兄弟!”
卫淮点点头:“你交代的我都记下了,等我事情理顺了,回头再去谢谢邦叔。。”
一顿饭吃完,孟川没有过多停留,就回去了。
卫淮收拾好锅碗瓢盆,给黑炭餵过熬出的苞米糊糊,早早睡下,这段时间下来,它的个头长大了不少,按照孟川他们的说法,大笨狗长得很快,只要大半年时间,就能长成半大,能领著上山。
第二天一早,孟川赶著架子车过来,帮著卫淮把东西搬到车上,赶著一起往北,顺著土路走出差不多七八里地的样子,到了山间的一处河湾。
河流有十多米宽,两侧是大片的草甸子、水泡子,还有成片的草坡,林木稀疏,几十匹马散落在里边。
就在稍高的山湾处,有著几间屋舍和几排马棚。
车子一路赶著进了马场,见两个女人在河边洗衣服,上边一些,有个带著眼镜的男知青在河边布网抓鱼。
见到卫淮和孟川两人到来,两个女知青站起来看了看,不知道在嘀咕什么,
男知青倒是快步迎了上来。
“你们这里缺人手,我这兄弟是公社安排过来到这里上工的!”
卫淮上前,將孟振邦带回来的安排通知递给男知青。
男知青接过去看了一眼,隨即笑道:“多安排人手是好事儿啊,不然的话,
等过段时间,下小马驹,割牧草,单我们几个可忙不过来-————-你好,我姓曹,叫曹金奎,在这负责安排每天工作,做下记录啥的。”
他朝著卫淮伸出手。
卫淮微微愣了一下,这招呼方式他见过,也伸手跟他握了一下,微微一笑:“我叫安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