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绝品(1 / 3)

加入书签

第233章 绝品

篝火里的火暗淡下来,迎来第二天早上的晨光。

卫淮守的前半夜,孟川守后半夜,在老葛醒来以后,换成老葛盯著,让孟川再睡一会儿,他回马架子,做了早饭送来。

三人吃过后,天光大亮。

这一早上的时间,三人没干其它,继续在周边搜寻,又零散找到一些开山钥匙和灯台子。

至於三、巴掌,对於几人来说,没什么价值。

眼看周边再寻不到其它像样的棒槌。老葛让两人守在旁边,开始抬那棵三苔五匹叶棒槌。

“棒槌能生长的地方,土质一般不会太干、太硬,你们好好看看,熟悉一下这土质,以后找棒槌,看山林植被,看土,看水汽,这观山景的讲究,我跟你们说过。”

所谓观山景,就是看山岭地貌和各种植被,来判断什么地方有棒槌。

玄乎的时候,甚至把做梦也给算上。

找棒槌,首先就得会观山景,这往往是多年的经验积累,所以参帮需要把头领队,他们对此胸有成竹,也是不轻易传人的,非认可的人,不会言传身教。

有的时候,卫淮都在想,那些玄而又玄的说法,是不是这些参把头故意编造,隱瞒一些诀窍用的。

卫淮细细看过那些土质,属於是腐殖土层,其实往下不到一尺深,就是硬土,棒槌长不下去,是横躺著的,土质疏鬆透气,有些沙感,腐殖质都成了细颗粒的那种。

老葛动作轻缓,將那棒槌周围的杂草,用快当剪子,一点点剪掉,清理出方圆差不多一米的一片,又让卫淮砍来一根木楔子,在一旁打下,和昨天那根木楔子之间,绑了根木棒,用红绳將棒槌的三根子绑在木棍上固定好,防止在清理泥土的时候,或因为山风,或因为不小心碰到,而让芦碗断折,那就得不偿失了。

在卫淮所有见过的活计当中,大概也就只有抬棒槌能跟一针一线绣这样的细活媲美了。

老葛以跪姿趴在那三苔五匹叶棒槌前面,顺看芦头、芦碗,一路用鹿骨签子,小心地拨弄著那些鬆软的泥土。

他上半身几乎贴在地上,一双手,用手肘地,全是手指上的细碎活计。

就连在一旁看著的卫淮和孟川,看著老葛那姿势、动作,都不由自主地屏住呼吸,连大气都不敢喘,就生怕影响到老葛。

手中一套连的快当工具,跟做手术似的,一会儿换签子,一会儿换剪子,一点点清理掉表层泥土,將棒槌的主体给显露出来。

然后还得顺著须子,一点点清理。

传言棒槌生长的地方不长其它东西,但实际的情况是,这土层下边,各种杂草、树木的根须交错,得细细分辨,確定不是参须子,这才用剪刀剪除,甚至碰到大的树根,还得动用快当锯来处理。

这年头,男人的手都无法跟秀气沾边,千这种细活,其实挺费劲,但为了保证棒槌的完整,又不得不让自己变得更有耐性和细心。

不多时,老葛头上都沁出细密的汗水。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卫淮用手帕给了擦了四五回汗水,才將那棒槌给取了出来。

前后就是差不多一个半小时的样子。

这般细致,看著周围那些木楔子,卫淮估摸著,得在这里扎上几天的时间,

才能將这些棒槌全都给起出来。

“去,剥一块松树皮子或是樺树皮子,再找些青苔来打封包——”

这一顿操作,像是抽乾了老葛的所有精力一样,他一屁股跌坐在地上,擦著额头的汗珠子,大口地喘著气。

卫淮和孟川两人分头行头,一个剥树皮,一个找青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