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棒槌崽子连成片(2 / 3)
”
反正是嶗嗑嘛,一个个有啥说啥,徐少华也说起一件事情:“前几年,我跟陆叔进山抬棒槌,还听一个老山狗子说过一件事,说是一个下乡知青,非要跟著生產队的人去放山,进山后他对放山的规矩一点都不遵守。
乱说乱讲,坐树墩、掏鸟蛋、遇到钱串子也打,满山乱窜,別人排棍拉趟子,他横著膀子逛。
有一天有人在山上发现棒槌,別的人跟著祝贺,是个五匹叶大货,把头忙著接山,戴笼头,拿火,抬棒槌。
那知青窜过来,將人推开了,直接把棒槌带著芦头从半腰断,品相残了卖不上价格,后来被把头让人打下山。
他后面告到知青办,结果人家一生產队的人全来了,让他赔,他才知道闯了大祸。
淮哥,你知道当时,我听你说不遵守那些规矩的时候,我都心慌慌的。”
卫淮笑了起来:“我知道,上什么山唱什么歌,既然形成了那么多规矩,肯定都有一定道理,也知道该入乡隨俗,但我主要还是为了咱们方便,也是为了咱们的安全考虑,所以有所逾越。
当然了,咱们一起进过山了,该遵守的,我也是遵守的,可没走邪路。”
陆勇接过话茬:“这倒是,不喊山接山,不砍兆头,带枪带狗,確实没啥大问题,也方便许多。就像上次,碰到的赫哲人老付他们,如果还按著规矩来,很有可能吃亏的是咱们。
柱子,你也別瞎想,我觉得卫淮就挺不错,规矩是规矩,遵不遵守,得看情况,到了山里边,咱们是为了求財,財到手,也得守住不是。
山里边不守规矩的人可不少,不能那么死板。”
几人说说笑笑,今天也不打算去排棍了,一帮子人抓紧时间休息。
直到第二天早上,几人才开始了排棍拉趟子,梳子梳头般搜寻了三天,一无所获。
转眼又是两天,还是连棵三都没见著。
徐少华多少有些灰心了,晚上回到窝棚的时候,建议道:“要不,咱们別在这边山上浪费时间了,拿房子换个地儿”
陆勇也有些犹豫:“五天时间,確实有些长了,卫淮啊,你看咱们已经连著搜了周边几片坡地,有没可能棒槌的籽儿没有落在这地方”
儘管陆勇是老放山人,但这两年相处下来,卫淮展现的天赋能耐,他自觉已经不弱於他,办事也实实在在,儼然成了主心骨。
卫淮微微嘆了口气:“这几天下来,搜了不少地方了,就连背阴坡面也都看过行吧,咱们明天拿房子,换地儿。”
第二天一早,几人快速拆了窝棚的篷布,收捡好行李,顺著山脊继续砍著树皮做標记,往更深的山里走。
之所以选山脊,那是因为,山脊上通常会稍微乾燥,树木没有那么密实,比较好走,
卫淮他们几人,也存了到高处,能看看周边山景的想法。
所在的大山,中下部林木密实,到了靠近顶部的时候,反倒稀疏起来,更多的是石碰子。
到了山顶,卫淮有些不甘地看著爬上其中一块高耸的石碰子,手搭凉棚,朝著四周观望。
之所以不甘,是因为无论从植被、土壤、还是水汽各方面来看,他都觉得这片地儿,
是非常適合棒槌生长的地方,但几天却毫无收穫,心里对自己的判断有些怀疑。
当然了,也仅仅只是怀疑而已,他还不至於因此就失去了信心。
在山里摸爬打滚这几年,他最大的收穫就是耐心和细心。
“淮哥,別看了,周边咱们都找得差不多了,赶紧走吧!”徐少华催促了一句。
“嗯吶!”
卫淮口头应著,正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