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参王台(2 / 4)
咱们今天晚上,就住在这台子上。
正好,这里山高,晚上风大些,也凉爽,还没有林子里那么多蚊虫—
说到这,卫淮犹豫了一下:“就是吃饭用水,麻烦了些。”
孟川笑道:“这有啥好麻烦的,我往山脚沟里边跑一趟就行了,柱子,跟我一起让安巴和陆叔在这里守著。”
徐少华点头:“嗯吶!”
“我还有个想法,就是那些三、巴掌也全都给抬了,打封包带回去。
你们想,这么些参苗,不少已经是有年份的了,拿回去移栽,等以后长大了,价值应该会比参田里种出来的高。不是有不少放山人经常这么干吗”
卫淮又说了自己的一个想法。
“这事儿能办,这里的三、巴掌,二甲子是真不少,好好搜一搜,能弄出不少来。”
徐少华一听,立马表示支持。
接下来,几人先顺著石子下到放快当兜的地方,把东西背到平台上,把黑炭、馒头也给领了上来。
到了这地儿,可就不敢让它们乱跑了,怕它们伤了棒槌芦碗。
卫淮从快当兜里拿了绳索,打了鬆紧合適的绳套,將两条狗拴在大树
自打跟了卫淮,黑炭很少被这么拴过,委屈得鸣鸣直叫。倒是馒头情况要好得多,在以前的知青主人手里边的时候,它就没少被过,挺適应。
隨后,卫淮和陆勇两人取了篷布,选了间隙比较宽的石子,將篷布盖上,也不用什么木桿,直接用绳索从篷布的环眼中穿过,一些绑在石耐子上,没地儿绑的地方,则是用绳索拴石头缀著,形成一个简易的窝棚。
孟川和徐少华则是拿了盆子、吊锅、锑锅去山下打水。
在两人走后,卫淮和陆勇弄好篷布,用猎刀从一旁的几棵树木上砍下来一些木条子,
又取出两端各拴一枚铜钱的三尺长的红绳,从那棵大树根脚开始,给一棵棵棒槌上棒槌锁。
棒槌锁配合著木条子固定棒槌茎秆,防止抬棒槌的时候,茎秆倒掉或是出现断折,伤了芦头。
只是,带来的棒槌锁也就十来根,他们也没想到一次性就看到这么多棒槌,
所以,也就只是固定了十来苗,就不得不选择暂时停下这事儿。
让卫淮守著这些棒槌,陆勇下到石碰子下边的林子里,捡拾晚上所需的柴火。
在陆勇回来將火拢著,等了没多长时间,孟川和徐少华两人也带著水回来了,开始做饭。
通常情况下,放山的粮食都是小米。
小米熟得快,吃起来香,条件好点的,还带大煎饼,煎饼不容易坏,也扛饿。
一般是不允许带肉、油和蜂蜜的,因为肉油的香味和蜂蜜的气味,容易招来如黑瞎子之类的大牲口。
只能就地取材,採集些蘑菇、山野菜,加把盐煮上满满一锅。
所以,放山的生活极其辛苦。
但卫淮他们四人,都带著猎枪,还有猎狗,也就没了这忌讳,在狗子沟跑山打猎存下的肉乾带了,油也带了。
说实在的,还挺希望有不长眼的野兽寻来,正好晚上可以吃手把肉。
出来放山,在山里一呆,就是一两个月,这么长时间,一点油水不见,再健壮的人也得瘦一大圈。
吃不好,哪有多少精力在山里折腾,
累了一天,在临近天黑的时候,几人终於围著火堆吃上了饭。
“咱们明天,肯定能抬出不少大货,这平台也真是生得奇怪,有不少人放山一辈子,
也没遇到过这等奇事!这地方,出大货,我又想到个好名字,叫参王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