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爱上看报(2 / 3)

加入书签

,在煤油灯下做作业。

读书向来是难者不会,会者不难的事儿。

卫淮自己也没想到,这个当初数数、写个数字都跟画符一样艰难的小姑娘,如今像是开窍了一样,学业上的事情,从来不用过问,总是能完成得很好。

那些作业本翻开,一水的红勾,不是一百就是优卫淮也经常在想,这个在山里营地遇到的小姑娘,终有一天,能走出这大山。

也不知道,她是否还惦念看那些驯鹿卫淮很疲惫,这一晚休息得也很早。

一觉睡到自然醒,已经是第二天临近中午的时候。

屋子里,老葛在炕上用那些进口胶丝编织捕貂网,而张晓兰则是在用著针线。

从艾和音那里学了不少制皮草的手段,缝製衣物的能耐也学到手,她正在缝製的是一副孢皮手套,看大小,应该是给草儿准备的。

她只是不时摇晃一下用皮条吊在房樑上的悠车。

悠车里,卫东咿咿呀呀地,伸著小手一下下地捞著空气。

卫淮怜爱地將他抱在怀里逗弄著。

趁著这时候,张晓兰放下针线活计,到外屋地端来饭菜,卫淮一看,饭菜都没动过温著的,猜到张晓兰和老葛一直在等著自己。

他乾脆让张晓兰去將泡酒倒来一些,陪著老葛喝一点,也不时用筷头蘸酒水和汤汁,

让小傢伙也尝尝滋味,看他挤眉弄眼。

饭后无事儿,张晓兰重新上炕前,又给卫淮弄来些报纸。

这些报纸,张晓兰都是看过的,上面用铅笔圈圈点点,都是她觉得有意思的东西。

卫淮如今也喜欢上了看报纸,从上面总能看到不少他难以到达的地方所发生的事情。

最让张晓兰感兴趣的是关於温州一个名叫章华妹的十七岁姑娘的报导,说是她在今年十二月十一日,到市工商局拿到了第一张营业执照。

关於这事儿,报纸上的评论不少,跟吵架一样,各说各有理。

卫淮是生活在这年头的人,从七六年到北地,如今是八零年,算是第五个年头,过了年,正式进入第六个年头。

虽然是在偏远山村,但也没少外出,別的不说,哈尔滨那样的大城市,也是到过几趟的。

身边也曾接触过不少知青,他们对於每年发生的事情,更是敏感。

七六年之前的事儿,弄得鸣鸣喧喧,百废待兴,现如今,大批青年从边疆返回各自的城市,与此同时,工厂停工导致的失业工人,大量高中和大学肆业生也走到社会上,一时间,开始摆摊做生意的人多了起来。

可是,这种事情,查得很严,报纸上依然有不少人高喊著摘掉资本帽子的口號,经常有小商贩被带走,售卖的东西被没收。

虽然早已经开始提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但依然是唯公的情况,公家的就是对的,生意就是不能做。

但閒人那么多,找不到工作,又不让做生意,尤其是知青,不少人回城后,没地儿挣钱,连吃饭都成问题。

就这次从长白山出来,在依兰县城,还碰到过有卖一毛五分钱一块电子表的小贩,被人攀得鸡飞狗跳,最后被逮到,大骂那些人和小龟子一般无二。

但其实,七九年的报纸上就有报告:各地可根据市场需要,在取得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同意后,批准一些有正式户口的閒散劳动力从事修理、服务和手工业者个体劳动。

正是因此,管得很严的情况下,练摊的人依然如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

报纸上还有则报导,其实不少人已经意识到,不能一味遏制市场,因此,打击投机倒把办公室的人,往往在例行驱赶的时候,会提前吹哨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