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动工(2 / 4)
一层钢丝网,都能够以录音机的价格卖出去。
火车硬座、麻包袋几乎成了倒爷的共同道具。
但归根到底,这些倒买倒卖的行为,被命名为“投机倒把”。
以前是卫淮没怎么接触这方面的事情,在萧飞说过后,他明百其中的关键,又多少有些担心什么时候自己掛上“投机倒把”名头。
这几年看报纸,他看到过好几回因为投机倒把,把自己送上断头台的报导。
但既然决定恣意一回,有些事儿还是可以尝试一下的。
就比如商场、运输公司,都可以或多或少,带上些搞批文的买卖,那跟捡钱似的。
不然,来到哈尔滨,通过王大爷搭上的那些关係,岂不是白瞎了。
但拿地皮的事儿,又不同於这些普通批文,不是能轻易批下来的。
王大爷这次思考的时间比较长,足足一桿烟的功夫,才看向卫淮:“渔场的事情好办,毕竟是在郊区的江边上,要规划到那些地方还早,很容易就能拿下。
食乐馆变酒楼,这也不难。
八道街正在打造美食一条街,到处在兴建改造,这个好办。
运输公司,倒也不需要开到闹市里边来,在城边上,主路道口选个地方应该就行了。
至於商场,肯定是开在人多、热闹的地方才好做生意—行吧,这事儿,我应下了。位置选好没有”
“还没有,这不得先跟您知会一声吗,要大爷您答应帮忙了才有意义,不然,我们跑断腿,看再多地方也没用。”
“那你们抓紧时间去看地儿吧,看好了跟我说一声就行,到时候我去跟城建和地管的熟人打声招呼。”
很显然,王大爷虽然上了年纪,但对这些事情门清,从他轻鬆的语气就能听出来。
他自己已经將所选位置范围都给指出来了。
卫淮和孟川、萧飞相视一眼,心里都按耐不住的高兴,异口同声地衝著王大爷说了声谢谢。
在一旁听著的张晓兰也高兴,衝著三人说道:“哪有你们这样道谢的”
她拿起酒瓶,先给王大爷的酒杯倒满,又给卫淮、孟川、萧飞和她自己的酒杯倒满。
这个打理馆子几年的女人,已经很擅长应付这些事情。
酒都已经倒上,卫淮他们当然明白是什么意思,都端起酒杯衝著王大爷敬酒。
一切都在酒里。
当然,卫淮自己也有分寸,儘管王大爷有承诺,但也不能真的狮子大开口,大到让他骑虎难下,那就不好了。
对於卫淮来说,跟王大爷保持一个良好的关係,就是对他最大的好处,找人说事,都会简单许多,相比起来,只是一只悬羊,又算得了什么,只要事情办成,要不了多长时间,就能回本,甚至赚回来更多。
几人又陪著王大爷了一阵子嗑,直到王大爷累了,才送出馆子。
接下来七八天的时间,卫淮、孟川和萧飞三人,一直在城里城外转悠,挑选著路段。
事情倒也很快定了下来,並告知王大爷,
同时,卫淮往蜀地双石镇去了一封信,是让张晓兰写的,告知卫久和他要创办运输公司的事儿,询问他有没有意向来帮忙,若是有兴趣,来哈尔滨商谈。
当然了,卫淮如今想要开办运输公司,也不是非卫久和不可。
之所以首先想到他,一来是觉得人靠谱,二来也是出於感恩,总比他自己一人跑车要轻鬆得多。
关键是,在东北,不说別的,单是木材、煤炭的出產量,每年都不少,更何况,这是一个起步最早的工业城市,货源可谓源源不断。
想要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