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永生(3 / 4)
望。
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会、爱別离、五阴盛。
生、老、病、死四类为肉体之苦,爱別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四类为精神之苦。
生苦指出生本身就是痛苦的过程。
婴儿脱离母体时的压迫、挣扎,以及出生后对外界环境的適应,都伴隨著苦。
更深层的意思是,一旦出生,就意味著进入了苦海,所有后续的苦都由此开始。
老苦是指衰老带来的痛苦。包括身体机能衰退(视力模糊、听力下降、行动不便)、容顏憔悴、精力不济,以及隨之而来的无力感和尊严的丧失。
病苦是指疾病缠身的痛苦。无论是身体上的病痛(疼痛、不適)还是精神上的疾病(抑鬱、焦虑),都会让人身心受折磨。
死苦是指死亡带来的痛苦。包括面对死亡时的恐惧、对生命的眷恋、与亲人的诀別,以及死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肉体痛苦。
这困扰人类四大肉体之苦中的一半就与寿命有关,死苦和老苦就是寿命將尽时会遇到的痛楚,让人类追求永生就像是刻在基因中的渴望。
而比较难以理解的精神之苦也是一样。
爱別离苦是指与所爱的人、事、物分离的痛苦。
例如亲人离世、挚友分別、心爱之物损坏或丟失,这种离別之痛是人生常態。
怨憎会苦是指不得不与自己所怨恨、討厌的人或环境相聚的痛苦。
比如职场中与不和的同事共事,生活中与关係紧张的家人相处,这种被迫的相聚令人烦恼,求不得苦欲望得不到满足的痛苦。
这是最普遍的一种苦,无论是追求財富、名利、爱情,还是某个目標,只要愿望落空,就会產生失落和痛苦。欲望越多,苦痛越多。
五阴炽盛苦是指所有苦的总根源。
“五阴”指构成人身心存在的五种元素:色(身体)、受(感受)、想(观念)、行(意志)
、识(意识)。
这五阴的相互作用,產生了贪、嗔、痴等烦恼,像火一样燃烧,使得人生始终处於不安和动盪之中。
简单说,就是因为我们有这个身心,所以会產生各种欲望和执著,从而引来一切苦。
是所有苦中最为抽象的一种痛苦,和佛教中的业报的概念有些相似。
色阴炽盛,四大不调,而有疾病之苦。
受阴炽盛,领纳分別,使诸苦转本加极:想阴炽盛,想相追求,而有爱別离,怨憎会,求不得诸苦。
行阴炽盛,起造诸业,又为后来得报之因,且因行而迁流不停,而有老衰之苦。
识阴炽盛,起惑造业,三世流转,而有生死之苦。
这就是佛教描述五阴炽盛苦的话语,大致的意思就是每一种苦之间都有著因果,一种苦又会连接著另一种苦无限的流转,而这整个过程就被称为五阴炽盛苦。
將话题回到寿命的问题之上,相比肉体之苦,永生和精神之苦的联繫看起来更加的稀薄,不过在巫师追求永生的时候,所获得的力量却是能够和精神之苦联繫的。
像和寿命联繫最为直接的爱別离之苦,如果能够永生自然就不会受到別离之苦的困扰,而怨憎会苦、求不得苦和五阴炽盛苦,则是可以利用力量这个工具来斩断所有的痛苦。
怨憎会苦这种不得不与自己所怨恨、討厌的人或环境相聚的痛苦。
对於强大的巫师来说,可以直接將你怨恨的人杀死,让他们不再聚集到你的身边。
可以將你討厌的人的大脑修改,让他变成一个你喜欢的倪,求不得苦欲望得不到满足的痛苦,追求財富、名利、爱情,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