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零七、东方有友南来宾(2 / 3)

加入书签

的南洲三侯国尚未完成人口搬迁,目前南洲大陆上尼国子民仅1万人,此前运来2万翡国人,已经令三位诸侯心惊胆战,一冬天都没睡好觉——事实证明他们多虑了,翡国新移民自从吃上煮食,住上简陋的木屋后,已经把自己催眠了,纷纷觉得翡王及一众翡国官员“诚不欺我”。冬日在屋中的火堆旁,新移民们尊敬地跟着教授语言文字的尼国老师,孜孜不倦地向“神国”学习。而新移民蓬勃的融入趋势被林秉及时报告给我和尼国朝廷后,首宝柱立即修改了计划,开春即令海波率船队将剩余的2万人全部送至南洲,不再去管那个“人口比例”的风险。

    至尼国四年初夏,翡国的5万流民均已妥善安置在南洲和珍奇岛,在促进两个地方开发的同时,甩掉5万张嘴包袱,且获得了大量陶器和铜工具助力的翡国仍有15万人的“巨量”人口。靠着投靠尼国“以送兼振,两难自解”的基本国策,经过劫后余生的国民辛勤努力,翡国飞速地治愈了战争创伤,国家开始重新正常运行起来。

    南洲的开发同样再上层楼,运送完翡国移民后,海波船队马不停蹄(划掉)船不停桨地奔回尼国本土,用了整整2个月将林、崔、卢三国剩余的百姓全部运往南洲。不同于运输一无所有、孑然一身的翡国移民,三侯国的百姓不但拖家带口,而且携带着大量家什——食物、家具、车辆、工具、玉器,还有不少新制的铜钱,导致海军运输队极其头疼,最终用了一倍的时间才运送完同样是2万人的三侯国百姓。尼国四年,南洲的人口数量首次超过5万人,成为尼国举足轻重的领土之一。

    在南洲和尼国北部领土大开发的同时,夹在中间的南方部族终于坐不住了。

    自5月起,同后建他们最先建立联系的晋国便密集派人北上,来到尼都打算“偷师学艺”,却发现尼国的一众技术完全不是他们的大脑能够理解,更遑论偷学了——也用不着偷,尼国无论是官员还是百姓,甚至尼国国王和三公九卿对南方部族都毫无防备之情,想看啥看啥,想去哪去哪,没有一点“技术保密”的意识。晋国人沮丧地发现,人家根本不需要防备任何人,而靠自己学,南方部族一辈子也休想过上尼国的日子。

    那么,不靠自己呢?

    投尼一念起,刹那天地宽。

    晋国使团回国后,使团中的成员纷纷回到各自部落,几乎是紧接着,韩部、魏部、赵部等部落均偷偷将使团中的人重新派往尼国,打算率先向国王输诚,第一个拿到加入尼国的入场券,以获得更多支持。晋国所有部落的想法凑在一起的结果就是……刚刚离开不久的一整个使团,又零零星星全部回到了尼都,重新聚拢成了离开时的样子。不过,这次的“使团”可不像上次那样团结一心,而是几乎吵上了天,纷纷指责其他部落“吃独食”。

    算了,也不差这一万多张嘴了。我和首宝柱很“无(qie)奈(xi)”地做了调停人,而提出的条件令众人立即停止了争吵,霎时笑逐颜开——

    晋国内附,正式成为尼国领土!而晋国的全部子民——基本上都是不会说话的尼安德特人,也同时立即成为尼国子民。

    晋国“投降”的消息很快传遍南方部族,其他部落同盟如楚国、吴国、越国同晋国本就贸易往来频繁,自铜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