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章 颍川荀攸(2 / 3)
过两兄弟,但是两兄弟都没有答应,刘琮太小了,他们是寒门,等不起刘琮长大,而且当时刘表也未出任荆州牧。
况且北方多俊杰,目前南方的俊杰较少,能想办法留下一个是一个,荀攸今年三十有四,无需培养便可以立即使用的大才,当然要想办法留下!
“公子有何指教?”
“今日琮发明了一个器械,专程请父亲以及诸位一起过去检阅,琮相信你们会满意这个器械!
不知先生是否原意一同前往?”
刘表倒是不奇怪,刘琮从小就有许多奇思妙想,既然刘琮夸下海口,刘表当然是要过去看一看的。
荀攸看了刘琮一眼,也是答应了。
“见过家主!”
“刘毅,是什么器械?”
“父亲,是农具,诸位请看,此物乃犁,但是和一般的犁有区别,首先使用起来更灵活,方便,其次,能节省蓄力,仅需一匹牲口便可操作,刘毅,你演示一下!”
刘毅一听开始演示,曲辕犁使用非常灵活,而且重量轻,效率高,对于汉朝特别是南方可以说是划时代的产物。
因为曲辕犁最适合使用的地方就是南方的水田,反而对于北方来说,曲辕犁的意义凸显就没那么大了,而且刘琮的曲辕犁是结合现代做的改进。
“父亲,孩儿再去演示一遍!”
刘琮突然有了灵感,突然想起了后世的一个视频,刘琮开始去操作!
一开始刘琮还是中规中矩的操作。
“驾!
驾!”
速度突然快起来了,牛开始飞快的跑起来了,就如同驾驶战车一般,但是对平衡控制要好,否则就不好看了。
“慢点!
小心!”
刘表看到这个非常高兴,而且蒯氏兄弟,蔡瑁等人相顾对视,满眼惊讶,他们自然清楚这个东西对于农业生产的作用。
南方许多田地没有开发,原因就是人力,蓄力都不够,而刘琮的这个发明对南方,特别是南郡,长沙等地作用太大了,难怪刘琮对于长沙如此迫切。
荀攸也震惊了,荀攸并非不懂农事,大多家族子弟有志于仕途的都会了解农事,农业生产!
荀攸对于刘琮有了更多的了解,但是有了想深入了解的想法!
“父亲,孩儿以为此物可以在荆州推广,若是能在明年春耕之前用上,我想明年百姓的产量会增加,日子也会更好!”
“公则,子柔!
你们负责此事,组织木匠制作,推广!”
“诺!”
公则是刘阖,荆州别驾,是荆州本土人士,而且刘阖脸上有明显的兴奋之情,刘阖是荆南士人,更清楚这个对于荆南有多重要的影响。
“琮儿,此物有功,你想要什么奖励?”
“为父亲分忧,为百姓做事乃琮分内之事,不过孩儿真有一个需求!”
“说!”
“父亲,孩儿如今读书老是感觉有些迷惑,需要一位良师解惑,孩儿知道公达先生学识丰富,希望公达先生能教导孩儿!”
刘琮看了刘表,荀攸一眼,这个有点问题,主要荀攸辈分低,若是刘琮给荀攸做弟子,乱了辈分!
至于荀攸则非常惊讶!
不过人群中的蒯良倒是点了点头,果然是老刘家的种,为了目的,有些不择手段,蒯良自然是看出来了刘琮希望将荀攸留在荆州。
天地君亲师,一旦拜师,荀攸几乎就是上了刘表他们的大船,而且也说明了刘琮对于世家并非那么的排斥,只是在寻求变革,颍川荀氏可是大汉朝顶尖世家。
刘表也在思虑,刘表也清楚,如今情况荀攸想要入蜀难比青天,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果荀攸原意留在荆州当然是好事,只是这辈分,也罢。
“公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