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二章 医学交流(2 / 3)

加入书签

速传播到各地,加上战争频繁,各地方官府都没有什么人去管这些!

瘟疫当属于慢性病,就是缓慢发展不会突然致死,而且有一定的传播性,若是人的身体本身就孱弱的话,那更容易被感染!”

张机点点头,他们家族正是这样,十余年间,数百人的家族如今只剩他们十几个人了,而且瘟疫爆发的地方都是战乱频繁的。

汉朝经历几次特大洪水,在整个中华历史不说数一数二,前五是毋庸置疑的,山东半岛如今依然有一小半泡在海水里,东南沿海不少地方也还泡在海里,如后世的上海,珠海等地。

“公子是认为这样做能有效的治理瘟疫?”

“不仅仅是瘟疫,勤洗手能避免很多病,病从口入,我们吃东西的时候往往手不干净就开始吃东西,经常会出现一些不好的身体症状,身体好的可能扛一扛就过去,但是身体不好的可能就成了重病!”

张机想了想,也是点头认可,不过又摇了摇头。

“多洗手倒是没有问题,手套,面罩这些东西太贵了,也不方便。”

真丝做的东西,而且又必须定做,价格极其昂贵,整个医院就张仲景又一双,因为要根据他的手指大小,尺寸制作,必须非常贴合。

“也是,张神医认为目前的医生和医师分类是否合理?”

“嗯,合理,可以说是非常合理,医生的水平经过锻炼之后成长为医师!

二公子是怎么想出来的?”

“一直以来庸医多,庸医很多时候他们都是医术不精造成的,但是并非他们所愿,他们也不想做庸医,他们能看一些基础的外伤,风寒感冒,但是高深的病理他们就有些束手无策。

琮经过分析整理便想出了这个设定,能提高效率,而且医院的开设,让医师有机会收到自己心仪的徒弟。”

“目前依然还是有不少人不愿意将自己的技艺外传,敝扫自珍,都希望留下一份产业给到后代。”

不是每个中医都有张仲景这样的胸怀,张仲景收徒只要你勤奋好学,他就原意教,但是依然有许多是不原意外传。

“留产业是对的,但是子孙自有子孙福,您是医师,但是您未必要让您的后代学医,当然他原意自然是最好,但是能留下一些房产,农田够子孙生活就可以了。

至于子孙后代学医不学医我觉得没那么重要!”

“也是。”

“张神医,护理工之中可有勤奋好学的?”

“嗯,有不少,因为护理工的俸禄比医生少了不少,很多人都很努力,而且护理工的工作他们都没落下,因为即便成不了医生,成为高级护理工他们的俸禄都能提升不少。

目前临湘两所医院仅有一名护理工达到了高级水平,确实有他们的存在能给我节约了不少时间。”

临湘两所医院的名声很大,荆南不少外地甚至是豫章,庐江等地都有人过来求医!

而附近的百姓也是经常过来看病,因为便宜。

“目前医院有学徒多少?”

“学徒有八十人了,学徒是包吃住,年龄大的要帮忙做一做护理的事情,年龄小的也会帮忙做一做打扫卫生的事情。

这都是老夫已经拦下了不少人,很多人都希望将自己小孩送过来当学徒,能减轻一些家里负担,日后也能谋生!”

刘琮也笑了笑,这是必然的,这个时代去当学徒是要给钱,不是你想学就能学得到的,碰到医院这种不要钱都就教你,还包吃住,普通百姓当然都原意。

“二公子,医院目前由医师四人,药师两人,夫子两人,医生十七人,护理二十五人,护卫十六人,这是账册,每月开支都在这里。”

刘琮接过来看了看,大致没有问题就合上了,夫子是过来教学徒以及护理工识字的,张仲景他们也能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