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七章 天下楷模(2 / 3)
p>刘洪对于刘琮再一次夸奖其为天纵之才,刘琮一听学生,刘洪可是有不少学生,其中最出名属徐岳,徐岳对于学习数学的大多都不陌生,而且徐岳有个徒弟,阚(kan)泽,日后的东吴重臣也是大儒。
即便是刘洪和蔡邕这种未开公学的也还是有一些弟子的,早前蔡邕的徒弟阮瑀来到荆州之后,风度翩翩,文采出众,对于音律更是信手拈来折服了不少荆州士子。
“那便是最好,琮一直想组织人手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奈何小子确实精力有限,而且威望也不够,如今有世叔牵头,必然会有更多的成果,日后也定能造福百姓。”
“放心,老夫志向便在此,原本以为景升相邀是为了请我来做官,我这才拒绝的,没想到是为了这个事情!”
“您治理地方是很好,但是小子以为您在研究天文,数学这些更适合,这个比治理地方更有意义,而且能造福后世。”
“琮儿,别吹捧了,我们都是年过半百的人了,心里还是有数的,不仅如此,我和元卓兄还准备邀请康成来襄阳,一同研究著书!”
刘琮一听也是大喜,郑玄若是能来,那荆襄必定是天下学子之所聚集,如今襄阳有蔡邕,宋忠,司马徽,綦毋闿,黄承彦,庞德公,韩嵩,已经是非常鼎盛了,在加上刘洪,若是郑玄过来,襄阳未必会比昔日太学差多少。
而且郑玄也是算是全才,其在经学方面的成就堪称宗师,不仅仅如此,其在天文,数学方面也非常有研究,而且精通教育,在教育这块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刘琮在与他们交谈数日之后便离开了,军营还有许多事情,刘琮自己还有许多事情都要处理。
“主公,你可是回来了,有个人等您两天了!”
“公达,刘洪刘老来襄阳,与他交流了数天,让你吃累了,是郑浑来了”
“我这就去叫他过来,他还在山下!”
荀攸去叫郑浑了,刘琮考虑的是如何安排郑浑,郑浑这个人能文尚武,这也是汉朝许多文人的特征。
汉朝大多数文人并非清朝那类文弱书生,即便是荀攸,郑泰这类名士都敢谋划刺杀董卓,由此可知汉朝的尚武之风。
“郑浑见过二公子!”
“一直听公达提起,说文公能文允武,乃不可多得的良才,今日才能一见,实为遗憾!”
“我对二公子也是仰慕已久,之前与华神医一同前往长沙郡,在长沙郡也看到了二公子的一些举措,与浑的想法是不谋而合,不过浑有一建议!”
“说。”
“二公子为何不加强对婴儿的管理?或许二公子在百姓之中所待的时间不长,未了解这个事情,由于口钱和算钱以及各种赋税的问题,不少人都会抛弃婴儿,特别是女婴。
公子可知否?”
“文公是想加强对这方面的打击?”
“正是!
不论男女,其实都可为劳动力,女的虽然体力不如男人,但是依然可以种桑养蚕,编织衣物,浑看长沙郡依然有不少百姓缺少衣物,同时也能增加大量的人口!”
“此事确实我未曾想到的。”
刘琮一听就明白了,世道不好,有许多农民养不起,要不就送人,要不就直接弃婴了,刘琮也是点头表示认同。
“此事我已经在着力解决了,父亲刚刚颁布的政策,估计文公还未知道,武陵郡,江夏的更役从今年起免除,以后都不会有。
随着荆州的发展越来越好,更役将会推广到各郡县。”
“当真?”
郑浑也愣住了,他当然明白免除更役意味着什么,郑浑可以说真正意义上儒家,为人清廉,品行端正,一心都为天下百姓。
“当然是真的,更役存在是有一些不合理的地方,但是荆州财政有限,目前仅仅取消了武陵郡和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