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零三章 相持(2 / 3)

加入书签

城。

此地属于大别山脉的山脚之下,也就是后世的罗田县,开发此地一时为了大别山考虑,大别山横跨江夏,汝南,庐江三郡,山中山贼,黄巾,以及百姓加上有数十万!

比较有名的首领如郑宝,陈策等人,如果能收服了这些人,凭空能增加数十万百姓,将极大的有利于荆州以及扬州的发展。

当然难度有,历史上曹操面对这群人都有些困难,这群人在大别山内据险而守,要想收服他们很难。

“伊雍,你派人去张贴,告示,宣传,凡是原意下山接受官府管理,一免除更役,二,按照人口,二十以上奖励一亩土地,二十以下奖励半亩土地!

每户最多可得五亩土地!

三,下山每户奖励三斛粮食,四,每户奖励铜钱三百,五,提供稻种!”

伊籍开始派人去宣传,这边有约一百户人家,都被统一到一起,按照要求将在此地筑城,城池大小为三十丈的长宽,一丈半的高度。

“那如果是庐江百姓也原意过来的?”

伊雍问道。

“也是按照这个来!”

伊籍对于原意从其他地方过来的庐江百姓当然欢迎,我不仅仅占了你土地,我还要让庐江难受,真正厉害的都是攻心为上,如管仲,吕不韦,太祖个个都是玩攻心的高手。

庐江面对这个计策并没有太好的办法,顶多是强行命令百姓不得前往罗田县,其次是派兵攻打,但是如果派兵正好中了荆州的下怀。

“记住,一定要大张旗鼓轰轰烈烈的宣传!”

“诺!”

伊籍知道,他这边必须要尽快的给到庐江郡压力,否则刘琮那边的压力会很大,目前能调出的兵力有限。

江夏虽然有两团军士,但是真正能调用的只有一团兵力,如果让这一团兵力发挥最大的效果就是他们要做的。

江夏郡目前两个事情,一是黄石县,蕲春县两县的建设,黄石的铁矿(大冶)注定了会给此地带来繁荣,设县是必然的,蕲春也是越来越多,设置县有利于管理。

其次是水利,制约江夏郡发展的一个原因是水利,目前江夏郡北部水资源太多了,而江夏郡南部水资源则不够。

目前太守荀衍正在率领大量的民力在修水利,将长江河道的水尽量引导南边,江夏郡南部和后世不一样,如大家熟知的梁子湖等都是不存在,要等到历史上的大型水灾之后才在南部形成了许多湖泊。

水利工程是利国利民,造福千秋万代的工程,耗费是巨大的,但是一旦成功,其中的收益也是巨大的。

如最著名的都江堰,滋养蜀地两千多年,使得蜀地成为天府之国,刘琮主张的水利是遭到许多人反对的!

如诸葛玄也是反对大规模兴修水利,诸葛玄主张修水利,但是不必如此大规模的兴修水利,他认为如此大规模兴修水利给百姓带来了太多的压力。

其次是南阳世家,他们的反对声音更大,因为所有的水利大多集中在长江两岸,跟他们没有半点关系,但是他们并不希望这些地方发展起来。

因为这些地方的崛起必然会降低他们的话语权以及他们的重要性,说白了就不希望有新兴的势力产生。

昌邑。

曹操看到荆州的情报也陷入了沉思,很明显,袁术将面临刘表的猛烈进攻,这样的情况是他希望看到的。

同时他也担心荆州如果太快崛起的问题,与袁绍不同,袁绍不担心荆州,因为在袁绍看来,荆州,扬州大部分地方不过是蛮荒之地,不值得担忧。

况且等他对上荆州的时候,他坐拥中原大地,会怕了荆州?

曹操则不同,一旦袁术落败,他将直接面对荆州,这是他担忧的,高明的棋手都是在计算整盘局,因此他也在想计策拖住荆州的发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