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一十六章 招揽于吉(2 / 3)

加入书签

的,目前扬州五郡,庐陵库房有三万斛粮食,这是为了出现意外情况准备的。

豫章有六万斛粮食,也是为了意外情况准备的,至于丹阳,全靠刘琮自己的小金库支援,吴郡目前在筹集钱财,已经募集到一百六十万的钱财。

预计夏收之前能募集到三百万钱财,刘琮从顾家,张家就化缘到六十万钱,建设家乡,有钱出钱。

“主公,丹阳钱财有些不够!”

霍笃亲自跑到吴县来要钱了,武器,盔甲,养兵都是极为费钱之事,霍笃为丹阳郡北部都尉,手下军士扩张了不少,但是耗费也增加了不少!

“鲁肃不是捐献了六千斛粮食嘛?就没了?”

“主公,粮食主要运到宁县了,陈到离开之后,宁县的建设就困难了许多,整体上来说都有些不够用!

刘郡丞还到处化缘,已经化缘到三千斛粮食,但也是杯水车薪!”

霍笃也是无奈的说道,刘琮听了也是沉默,丹阳的基础太薄弱,要想看到成果,必然是要大兴工程,要大兴工程就要有足够的劳动力。

丹阳郡取消了更役,劳动力只能是招募,招募就得有钱有粮。

“子义,你负责运送一万斛粮食,钱三百万到芜湖,霍笃,你帮我转一句给周太守,节省着用,最好能撑到夏收!”

刘琮安排道,刘琮也知道周尚肯定支撑不到夏收,但是目标要定高一点,哪怕是多几天也好,刘琮虽然小金库钱多,但是也要省着用。

长沙郡这个月能支援五百套农具,预计一百套运送到豫章,两百套到丹阳,其余的分配到吴郡和会稽。

豫章条件更好,但新设的四县还没有开始产出,只有投入,而且是极大的投入,宜春现在每月才能产出三十套农具,完全无法满足自身的需求。

预计六月以后,豫章能提升到每月六十套,但是完全不够,襄阳今年预计总共会调拨三千套甲胄武器,但是对目前扬州的军士来说也是远远不够的。

豫章是因为铁匠不够,不说豫章不够,现在整个荆州不够,不过扬州似乎可以调拨一些,吴郡,会稽还是有不少铁匠的,若是他们能支援到宜春,今年应该就可以出产三四百套武器铠甲了。

“报,周太守派人来报,石城发现了一铁矿,请求派人支援进行开采!”

刘琮一听,好消息,铁矿是好东西,刘琮立马派人送信到江夏,请求江夏调拨矿井技术人员前来。

“糜欢,目前丹阳郡有多少早点铺了?”

“主公,丹阳郡有十八家,吴郡有二十二家,会稽有十六家,广陵有三家,历阳有两家!

目前投入总投入在两百万,预计一年内能将投入收回!”

糜欢一听就知道刘琮想问什么,这是这几年形成的默契,刘琮接过糜欢递过来的手册,里面详细记录了开设地点,负责人,以及详细的账目。

“说说吴郡的情况?”

“主公,吴郡目前如海盐等地有大量需求,如果晒盐场能实践可行的话,海盐县的生活将得到极大的改善,如果在那边多开设几家早点铺是有必要的!

不过海盐县有自身的问题,海盐城内只有一口官府的吃水井,这明显是不够的,不仅仅是海盐县的问题,几乎吴郡很多县都有这个问题。

吴郡不缺水,但是缺喝的水,卑下以为,如果要收百姓之民心,首先在解决百姓的饮水问题。”

刘琮点点头,糜欢除了在刘琮身边,其他时间都在四处跑,为刘记早点铺规划,为纸店规划以及其他的商业。

他对吴郡更为了解,起码看到的东西比刘琮更多。

“主公,还有一个人需要注意!

此人名于吉,经常为百姓施符水治病,在百姓民间有很高的威望,若是不加以引导,怕是会成为第二个张角!”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