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三十章 水患担忧(2 / 3)

加入书签

般!

刘琮知道他们是原先盘踞在江夏,汝南,庐江交界处的黄巾。

“公瑾,麻烦你安排吃食给到他们,主要是粥为主,可以添加一些肉糜!

先让他们在此地休息五天!”

“诺!”

动乱是残酷的,特别是许多黄巾,他们只是随波逐流,黄巾平定之后,他们不是良民,被官府一直追杀,只能是东逃西躲,生活不忍直视!

眼神之中满是死气,如果只有一二十户,刘琮交代一下即可,但是六百户,数千人,这便不一样,首先要激发他们对生活的渴望!

对未来的希望!

“高宠,你负责维持秩序,每人依次发放,王越,你带着狼卫协助后勤多做馒头,太史慈,注意巡逻以及安顿好晚上的值班人员!”

先让他们吃个五分饱或者七分饱,养养胃!

你现在去和他们说教,他们听不见,也听不到!

他们现在只知道饿,他们并不知道为什么会来这里,也不知道等待他们的是什么!

“通知于吉,这三天为这些百姓看病,陈冲,去一趟桐梓,将信件给到桐梓县长!”

安排在吴县是肯定不行的,吴县的这些世家都不会同意,再说吴县人口本来就偏多,刘琮还想从吴县迁移一些到会稽南部去开荒。

黄巾之乱对大汉朝有极大的影响,可以说是黄巾之乱开启了天下大乱的格局,同时使得在编人口大幅减少,国力大幅下降!

黄巾虽号称百万,兵士有没有百万不说,但是数百万的黄巾农民是有的,黄巾之乱被平定之后,部分有潜力的黄巾就各个世家吸收为死士,或者被收为私兵!

这些都变成了不在编的百姓,使得原本收入就不够的大汉朝进一步衰减,而地方诸侯,不少有野心的世家实力都得到增长,土地兼并的问题不仅没有解决,反而更严重。

刘琮之所以不太愿意去涉足中原也有这方面的原因,中间实在过于复杂,还不如等他们混战之后,再破而后立,那时候更为简单。

吴县的土地兼并问题也是非常严重,刘琮也要着手解决这个问题,这个问题上,如何能让世家愿意让出土地也是刘琮需要想法的。

刘琮的想法是官府出资从这些世家手中收购土地,官府占有一定量的土地,佃农可以在官府这边租种,租金与税收等同,这样极大的降低农民的压力。

不过这些要有先决条件,吏治清明,任何的制度或者决策,某些程度上都是好的,但是吏治决定了其好坏。

其次是官府的税收必须足够,不需要依赖田地的税收,或者说田地税收只需要占到一小部分比例。

目前来说,盐铁茶煤皆是专营,书局也是专营,这些是官府的来源,荆州还有油,棉花等税收的来源。

豫章目前也在推广种植花生,花生榨油是趋势,但是收益并没有想的那么大,主要还是各项成本太高,如运输成本。

扬州的优势的靠海,海产的优势还是要适当的开发,但是虽然靠海,却有问题,吴郡不适合打渔,渔船容易触礁!

东汉的水灾过于凶猛,海水倒灌,整个山东半岛有近半被淹,吴郡等沿海地带也是一样,不少地方还在海水里面泡着,后世的上海,启东,南通,泰州等地不少都还在海水里面泡着。

这些地方水位低,极容易发生渔船碰撞,因此渔业发展刘琮还是盯着句章县,也就是舟山群岛那边。

“二公子为何叹气?”

周瑜看到的刘琮一直都充满信心,第一次见到刘琮叹气。

“思量今后该如何发展,思量如何治理长江以及各地水患之事!”

刘琮说道,江河湖海,除了大海,刘琮是无能为力,其他都要想办法,否则日后也会出大问题,东汉实际上亡于天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