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三十五章 荆州军重编(2 / 3)
,这些都是富家公子挥金如土的地方,对这两个产业收税相对的阻力不大!
刘琮的冠礼很快就举行了,刘表特意邀请了蔡邕,郑玄,宋忠等人见证,为刘琮取字兴瑞!
琮,瑞玉也!
兴,则代表兴盛,复兴!
中规中矩,汉朝取名大多喜欢用玉,如周瑜的瑜,美玉也,取字公瑾,公子如玉!
瑁,执玉以冒之,取字德珪,德行如玉!
琦,璋,瑾等,都指的是玉!
玉为良才,都是一种寄望!
“恭喜二公子!”
“黄兄,称呼我为兴瑞即可!”
黄射等人皆是祝贺,黄射也有许多话要和刘琮说,毕竟襄阳改革是刘琮一手推动的,更需要刘琮的支持。
“二公子,礼不可废!
目前位于南城的坊市已经拆除,目前试验效果很好,我打算推广到整个襄阳城!”
“可,不过最好等你的城卫军组建完成在推广到全城,军队的调整,为了避免出现意外,你也知道,改革一直有不少反对声音,一旦出现了问题,他们便会拿这些在父亲面前大肆攻击你了!”
官场有官场的一套规则,并非你职位高就可以随便搞,当然,如果你是皇帝,有部分胡搞的权力,也只是部分!
即便黄射是黄家的人,黄祖的儿子,但是攻击他的人并不会因为这些身份就放弃!
“明白,我和太守商量过,如果再襄阳效果比较好的话,就推广到其他地方!”
“不可,襄阳有特殊性,如果硬要推广,可和诸葛太守商量,在中卢县或者当阳县验证之后再考虑推广!”
刘琮并不建议立马就推广襄阳的模式,襄阳有其特殊性,首先是刘琮的支持以及刘表的支持,又有大量的军队驻守在襄阳!
其他地方一旦出现问题,到时候会起到反作用!
中卢,当阳两县有蒯家或者李家的支持,在某种程度上,受到的阻力会更小,也是为了保证成功率,如果在这两个地方都改革成功了,说明其他地方也行!
即便其他地方出了问题,也可以说是当地的官员问题,而不是制度的问题,有进退的余地,非一把手的时候,处理事情要更加慎重,更要考虑清楚其中的利害!
“明白了。”
刘琮也在期待坊市拆除的时候,坊和市在汉朝是隔开的,坊是指住宅,市指的是市场,有围墙将坊市隔离,并且有官卒守卫!
市场狭小,不利于商业发展,随着襄阳商业的发展,拆除坊市是众望所归,但不代表其他地方都会这么做!
拆除坊市有好处,但是对官府的执政能力要求更高!
不是每个官员都愿意提高的,许多人抱着无为而治的想法,更有甚者害怕出问题,一旦出了问题,谁来负责?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这种情况即便再后世都比比皆是!
“还有,在襄阳在要做好分流,城南的码头已经有些不堪重负了,你可以向父亲建议,在樊城建立新的码头!
同时在襄阳城西建立码头,进行分流,提高效率!”
古代史书喜欢用襄樊一起记载,实际上,这两个并非是同一个县城,襄阳是指襄阳城附近,管辖主要在西面和南面,樊城在汉水之北,管辖在樊城的北部,西部!
襄阳城与樊城隔江相望,刘琮在任襄阳令之时便建议重新确立了归属,将樊城纳入南阳的管辖!
沔水(汉水)之南,即襄阳依然是由南郡管理,并且迁治所到襄阳。
之前是荆州治所在襄阳,而南郡治所在江陵!
随着长沙郡的崛起以及武陵郡的战事,刘表在荆南四郡的统治力上升,江陵的战略地位开始下降!
诸葛玄也将治所迁到襄阳,方便处理政务!
刘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