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三十二章 扬州兵团(2 / 3)

加入书签

第六团刘辅!

兵团总负责人黄祖!”

刘琮也是思虑了很久,目前来说,团部往上,除了黄忠,黄祖,其他人都还不够资格,但是又不太符合刘琮的设想,这才进行了调整。

其中黄忠和文聘都在组建第二团,这些建制将是刘琮日后北伐的组成,即便如黄忠等人成为旅部,依然是在兵团下指挥。

目前的压力依然是非常大,粮草有极大的压力,好在豫章不仅能保证第四兵团的粮草,还能往外供应。

但是盔甲,武器依然会有缺少,所以黄忠等虽然组建第二团,但是非常慢,主要还是考虑粮草以及兵器的问题。

“其次,各兵团在平时除了操练,也要屯田,尽量降低军费的支持,扬州要支撑这么的大的军费支出是不容易的!”

刘琮为了扬州的发展,已经从小金库调拨了一亿钱出来了,这边百万钱,那边补贴的一两百万钱,不知不觉就补贴了这么多了。

“李通和诸葛瑾的怎么安排?”

荀攸问道。

“李通麾下两团为独立兵团,由我直接统辖,诸葛瑾为扬州建设兵团,同样是由负责统辖指挥!”

刘琮说道,目前刘琮的常规部队极多,但是战力反而降低了,首先是武器盔甲不够,其次不少是山越以及刘瑶的降兵,这些人的操练还远远不够。

其次是要考虑以后的战损以及未来各地依然会要有驻军,说白了是为战争准备,刘琮用大量的金钱支撑着。

此次准备回襄阳还是要安排粮草的事情!

“曲阿开始将原先刘瑶军的铠甲,武器重铸,大概需要3-6个月的时间,预计可得一万套武器铠甲!

能缓解我军的不足!”

荀攸知道刘琮的担忧,夏收完成之后,压力将缓解不少,毕竟吴郡,豫章都是产粮之地,秋收之后,基本就能保证这样的建制运行了。

“军师,琮可能要回襄阳一趟,襄阳的军制也应该和扬州一样,开始做具体的划分!

其次是襄阳来了一位大才,父亲未必喜欢,但是我很看重,武威贾诩!”

刘琮返回襄阳,一是回去建议军制继续改革的事情,二便是为了这位毒士,刘琮对于他还是比较欣赏的。

“贾文和?武威贾家?”

贾诩可不是寒门,标准的豪门大族,往上四代,那都是千石大员!

先祖是西汉贾谊,贾诩在很年轻的时候就被举孝廉了。

“襄阳不太适合他,他更适合来扬州!”

刘琮说道,襄阳世家很多了,贾家放在襄阳也浪费了,吴郡虽然有不少豪族世家,但是根基比襄阳的就低了许多。

后世的江东四大家族,目前除了顾家和陆家,其他两家还差远了,况且扬州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哦,侯爷因为董卓的缘故不喜欢贾文和?”

“倒也不是,贾诩去见过父亲,贾诩性格相对圆滑,您知道父亲的性格,父亲更喜欢淳淳君子类型!”

贾诩见人就说三分话,刘表自然不喜欢这种性格,刘表年轻时候就锋芒毕露,为人更是有话直说,随着年龄大了之后才慢慢的世故起来。

但是他还是喜欢性格直的人。

“能在董卓麾下的人,哪一个不是圆滑之人,何况贾诩这类人,不过贾家是儒学世家,能培养出一个这样的人也是算比较例外的!”

贾诩在此时已经是小有名气,毕竟家世底蕴,加上自身能力,即便是在怎么隐藏,还是会被一些人察觉。

更何况有当时名士言其有张良,陈平的本事!

刘琮准备调江东的一些家族前往其他地方,如南海郡,通过引入一些家族,调出一些家族,使得世家的势力下降,这样刘琮才能更好的推动改革。

“主公可放心回襄阳,不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