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十三二章 压水井与压强(2 / 3)

加入书签

然是事倍功半,而且经常能举一反三,搞的刘琮有时候都答不上来,只能说,三人行,必有我师!

“您看,这是图纸,这里有阀门,有活塞……”

刘琮对着图纸开始讲解,一行人听得非常认真,不一会东西都送了过来,他们拿着实物比划了半天。

“刘老,你们看!”

刘琮做了一个很简单的试验,一个u型的小铜管里面,在连个装满有不同水位的桶…(这些不详细写了。

刘洪等人看着觉得有趣,刘琮则在一般解释,然后又做了一个蜡烛的试验,将蜡烛放在水上点燃,然后用玻璃杯罩住,随着压强的变化,玻璃杯内的水开始上升。

为什么要有透明的玻璃杯做试验,因为在透明的器皿下,人更能直观的感受这些物理的变化,刘琮一一讲解,然后再讲解空气压力的原理。

刘琮一抬头,发现屋子里都是人了,刘表,黄承彦等人都在了,不少人在后面踮着脚看,当然刘表他们不需要,不会有人挡着他们。

“景升,我建议给刘琮这小子治罪!”

刘表一听楞了。

“你看这个原理,如果是可行的,那么可以将此物用于灌溉!

这小子藏着掖着,难道不应该治罪?”

黄承彦口里也说着原理,这个词被刘琮带火了,刘琮反而没有想到这么多,他首先想到的是压水井能使得百姓不要这么劳累。

刘表白了他一眼,当然知道自己这个便宜姐夫是开玩笑。

不过黄承彦所说确实可以在农田进行试验,荆州大量的梯田,这个叫空气压力的原理运用到一些专门的器械上,或许有用。

古人那是相当的聪明,很快就联想到很多,刘琮没有注意到他们俩,还津津有味的介绍空气之中的成份,当然介绍的和后世不一样。

“空气之中,琮以为一种是燃烧所需要的空气,这种空气也是我们呼吸所需要的空气,琮做过试验!

在一个密闭的环境之中,从通过蜡烛燃烧了这些成份,然后蜡烛灭了,但是里面的小白鼠也很快就窒息而死!

因此可以得知,燃烧所需的空气成份和我们呼吸所需要的空气成份是一样的!”

刘琮慢慢的讲解,不少人都频频点头,有了直观的试验体现,这比什么数据都管用,刘洪突然问道。

“这些天一直有人在襄阳城墙上往下跳,是你的安排吧,个个都还拿着奇奇怪怪的形状的东西!”

果然不亏是算圣,很快就明白最近刘琮在做的一些试验。

“那刘老讲一讲?”

“我猜着说一下,最近襄阳城墙上有不少人拿着各种奇怪的东西,有的是背着大包,展开之后如同大鸟一般,从襄阳城墙最高的地方跳下!

应该是空气的接触面积大,受到了空气的阻力,使得他们在近四丈高的地方跳下来毫发无损,不知我说的对不对?”

刘洪问道。

“对,就是这么回事,也是出于安全考虑,一开始小子是在北城墙开始试验,因为那边是沔水(汉江),即便出了一些问题,顶多是落水,早有人在下面准备救援!

随着试验的测试,成功率越来越高,于是就到了襄阳城墙最高处,日后可能会选择一些不太高的山坡或者陡崖上试验!”

这些没什么好隐藏的,科学的发展本来就需要更多的人来参与,刘洪看着刘琮也是感慨,长江后浪推前浪!

“景升,真羡慕你,你小子这几天来我学院好好讲一讲理学!”

刘洪说完之后带着徒子徒孙们离开了,刘琮点头应是。

理学,是他们想出来的,如物理,地理等都带一个理字。

易曰:君子黄中通理。

理便是道理,事理。

道,理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