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王不过项 将不过李4100字大章(3 / 4)

加入书签

最新的情报,直接甩在了案台上,然后一脸愤懑的靠在座椅上。

陆逊经过赤壁一战的经历,在急火攻心之下,身体已经大不如前,此时只能跪坐在台下。

见状,姚广孝缓缓执起那封情报,一双狼眼在上面飞速游弋起来,情报上说的不是别的,正是最新的战况。

曹操兵败华容道,三万曹军尽数被白起所戮。

江南之地,高铭和赵昊,一人一边,各立于东西两界。

在此之后,高铭尽起二十万大军,形成包围之势,朝秣陵城进发,一副想要速战速决的模样。

而眼下秣陵城中虽有八万兵力,却都是衰兵。

不单单是赤壁战败的缘故,更是在赤壁之战时,那盘旋在高铭上方的赤龙异象,给吴军带来太大的舆论压力。

甚至在秣陵城中有传言,说高铭是真龙天子,江东若是能早日投降,还能得到上苍庇佑。

因此投降论在军民舆论中,开始有了泛滥的势头,直接动摇上下将士的军心。

八万衰兵,如何能敌二十万大军,而且还是处于士气顶峰的二十万齐军。

简直就是螳臂当车,不自量力。

而越想到这些,孙策就越是烦恼,他现在是想打也打不过,不打的话心里又憋得慌。

姚广孝看完之后,将那封情报传呈给其余人等观看,旋即沉声道:“主公不必烦扰,我军虽然士气衰微,但秣陵城池固若金汤,岂是齐军想攻就能攻进来的。”

“待齐军攻城失利,先消磨他们一波耐心和士气。

到时候主公再带兵出击,届时必能挽回我军颓势。”

听到姚广孝的话,孙策不禁鹰眉一凝,仿佛在无尽的黑暗中,看到了一道曙光,赶忙起身追问道:“请先生明说,我该如何去做?”

“倒也不难。”

姚广孝淡淡一笑,一捋须髯后,随即伸手一指,指向侧壁地图上的一处城池所在。

那座城池正是江东的大粮仓——太平城。

因为江东大部分的粮草,在各地丰收后,都是统一汇集到这座城池,

然后再根据各地情况,由当地管粮仓的官员,进行调拨运转。

如此可保证在各地百姓在遇上天灾人祸时,不至于因为无米造饭而饿死。

姚广孝眼眸微眯,沉声道:“这第一步兵贵神速,主公当派兵前往太平城,将那里的粮草全部运到秣陵城来,如此秣陵城在没有外界物资的情况下,守上一年也不成问题。”

“报!

太平城急报!”

姚广孝话音未落,急促的脚步声就在外堂响起。

片刻,一个亲兵匆匆入内,拱手道:“主公,大事不好了!

齐军上将李世民于昨夜,已经带兵攻破太平,将城中粮草尽数抢掠,然后分发给各地难民百姓了。”

“你说什么!

?”

这道消息,宛如一道惊雷,直接落在姚广孝的头顶。

他刚联想到用持久战来消磨齐军的斗志,齐军就已经提前出兵,并且瞬间拿下了太平粮仓,断了他的后路。

这还不止,李世民在夺了粮草之后,没有将之占为己有,而是将粮草分发给了各地难民。

正所谓用兵之道,攻心为上。

李世民这是走了一步好棋,借分粮一事,来烘托齐军在江东百姓心目中的地位。

如此一对比,反而就衬托出了吴军的自私。

不仅是姚广孝感到震惊,台上的孙策更是焉了下去,就像是被人当头打了一棒。

刚燃起来的几分希望,就此又迅速湮灭。

“兄长与诸位叔伯,不必多虑,在下不才,却有一策,或许能解燃眉之急。”

正当氛围陷入一片寂然肃杀之时,一个款款大方的身影,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