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章 盟约铸金石,丝路启新程(1 / 3)
金风渐起,秋色铺满玄京。
寿典后的第七日,宫中香火未息,礼乐声仍在,但气息却从热烈转为深沉。
太极殿前的金龙旗缓缓低垂,晨露挂在龙须上,闪着晶亮的光。
宁凡一早便起身,披玄金常服,未召侍卫,只携苏若雪与秦如月步行出殿。
宫道上无人,只有早雾在石阶间流动,似云似烟。
“昨日的钟声,传至东海尽头。”秦如月轻声道。
宁凡微微颔首,目光落在远处的天街,“声传千里,意传百年。”
“陛下,诸国使臣今日请谒。”苏若雪抬眸,语气柔和却隐有一丝忧虑。
“他们要的不是礼,而是约。”宁凡缓缓道,“《天玄公约》只是石上字,若无血与行去守,它便会碎。”
她微怔,随后轻叹:“陛下已立为‘天可汗’,天下归心,为何仍忧?”
“心可归,志未齐。”宁凡回望她,神色淡然,“众国皆附,但未信。要信——须路可通,商可行,利可共。”
他抬手,指向东方天际的霞光。
“路从东出,通九域,接四海,此路——便是新天道。”
秦如月低声呢喃:“丝路……”
宁凡微笑,“旧丝路通商,今丝路通心。”
——
午时,朝议开于乾元殿。
殿中香炉金烟缭绕,映着壁上山河图卷,赤线贯穿西北,直达西陲荒原。
文武百官分列两侧,气氛凝重。
户部尚书段震率先奏表,恭声道:“今诸国归附,贡道已安。臣以为,应于西陲修建‘金石之路’,以通商贸。”
“金石之路?”兵部尚书穆炎眉头一挑。
段震拱手解释:“以青铜铸道基,以石油燃夜灯,昼夜通行,贯西至鹰翔。”
殿内哗然。
穆炎冷声道:“此举劳师动众,费银难计。况西陲多蛮地,谁能守?”
“守道者,非兵也。”宁凡忽然开口,声音温和却如钟鸣。
殿内顿时寂静。
“守道者,乃民心。”他缓缓起身,手抚龙案,“昔我朝以农立国,耕者养天下;今以火为命,通道养四海。此路,不为玄朝一国之利,而为天下共荣之道。”
众臣齐拜,声震殿宇。
“臣等谨奉圣旨。”
宁凡目光掠过群臣,缓缓落于苏若雪身上。
“设火工司,以工部为首,调北荒技师,筑通火路。此役,赐名——‘丝火之途’。”
苏若雪抬首,目光一凝。
“丝火之途?”
宁凡笑道:“丝者,柔也;火者,烈也。柔能缠心,烈可照夜。柔与烈并行,方能成路。”
秦如月心头一震,似有所悟。
那一刻,殿中众臣齐声应诏。
“谨遵圣命!”
——
是夜,金阙深沉。
宁凡独立于御苑之中,池水映月,微风过莲。
远处,铸造场火光腾腾,铁锤声传来,如心跳般沉重。
那是“丝火之途”的第一锤。
苏若雪缓步走来,手持玉简。
“陛下,西陲地图已绘成。”
宁凡接过,摊在石案之上。
地图以火油绘脉,赤线蜿蜒如龙,从玄京始,贯西北,直至鹰翔之滨。
“此线若通,玄朝之势可直贯诸国,商贾、军械、书籍、火种皆可流转。”苏若雪低声道。
“若通,”宁凡缓缓道,“便是万国同灯之始。”
他抬眸,看向夜空。
星光浩瀚,似映照在那条未成的路上。
“昔尘妤言:‘火不息,则世不灭。’”
“如今,火将化为路,路将载人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