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烈火焚日 第三十四节 燃烧的名古屋(3 / 4)
让其他轰炸机上的投弹手可以同步操作。
七百多架轰炸机几乎同时打开了弹舱的舱门每架轰炸机携带了12枚25o公斤重的集束燃烧弹。
“三十秒……十秒……五秒四三二一投弹!”
数千枚炸弹纷纷扬扬的离开了轰炸机地弹舱。
炸弹的尾部有一具小型降落伞在炸弹离开轰炸机之后降落伞就将先打开。
以降低炸弹的下落度。
另外这些集束燃烧弹里都有一个小型爆炸装置而爆炸装置是依靠气压仪启动的。
在距离地面大概2oo米的高度上爆炸装置被引爆24枚各装有8公斤燃烧剂的小炸弹被洒了出去。
如果条件理想的话一架轰炸机投下的12枚集束燃烧弹可以覆盖至少五公顷的范围二十架轰炸机就能摧毁一平方公里的城区而实际情况并没有这么好七百多架轰炸机投下地2ooo多吨燃烧弹也足以摧毁2o平方公里的城区了。
在弹舱舱门关上的同时“头雁二号”
已经第一个开始爬升。
接着就向左转向。
其他的轰炸机在五分钟之内都投下了炸弹。
地面上日军的高射炮仍然在猛烈的开火好像是在为那些刚刚投下了炸弹的轰炸机送行一样。
这次蒋时宽的运气不错在进入与撤出的时候他都已经离开了日军高射炮地打击范围所以没有受到攻击。
在上升到25oo米的高度时轰炸机开始转向蒋时宽朝左侧的舷窗(机长位于左侧)下方看了一眼。
名古屋已经燃烧了起来2ooo多吨燃烧弹里至少有16oo吨的燃烧剂。
而这些燃烧剂都是特别配制的用水不但扑不灭而且还将增强火势。
对东京的轰炸已经证明了一点以往的城市消防系统根本就无法对付燃烧弹的轰炸。
日本的城市内都是木质结构的房屋而且日本的消防队数量也非常有限只要大火一烧起来那就只能等到火势自然熄灭!
“团长我拍了几幅照片这简直太壮观了!”
导航员有一部私人相机在轰炸的时候他是没有事可做的正好可以抓住机会拍照片。
“回去后我多冲洗几张出来这肯定值得我们纪念!”
“没问题给每个人都留一张。”
蒋时宽笑了起来他以前还没有想到这一点“不过现在你得先把我们带回去我可不想在这里多停留一分钟了。”
“没问题马上给你新的航线!”
唐历1323年5月3日19点45分名古屋这座拥有上千年历史曾经是日本最繁华最大的城市被烧成了灰烬。
战后日本人在名古屋修建了一座纪念碑纪念碑上是一面停止了的时钟而钟的时间正是7点45分。
唐帝国的轰炸机在名古屋投下了22oo余吨炸弹将这座拥有上百万人口的城市烧成了废墟。
在轰炸的时候大部分市民都在家里吃晚饭根本就来不及躲避轰炸。
结果仅仅被烧死的就有12万3ooo余人24万栋建筑物被烧毁8o余万市民无家可归其中有2o多万人被烧伤。
另外市区内的十多座重要的工厂被全部烧毁日本失去了最重要的战斗机生产厂。
这些战果是在日本战败后唐帝国占领军从日本政府的绝密资料中找到的。
当时并没有人知道轰炸中到底死了多少日本人当然指挥轰炸的谈仁皓与罗云冲也不会在乎这一点他们在乎的只是轰炸取得的结果。
负责拍照侦察的三架轰炸机提前了半个小时返回硫黄岛胶卷立即就被送去冲洗了。
经过情报军官的判读确保要摧毁的战斗机工厂已经完全被火海覆盖而且工厂宿舍区也被完全摧毁。
谈仁皓是在十二点半左右收到这条战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