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烈火焚日 第三十八节 昼间轰炸(3 / 4)
么干地后果他们所想到的只是如果能够炸死天皇的话那他们就书写了新的历史。
当然轰炸京都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京都位于日本本州岛中部地区距离硫黄岛大概有一千四百公里而且轰炸机群至少得在日本本土上空飞行五十分钟。
也就是要顶着地面的高射炮火以及前来拦截的日本战斗机飞行近一个小时在这一个小时里什么事情都有可能生。
罗云冲反复计算之后得出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每架轰炸机最多携带两吨炸弹而且还得在弹舱里安放一个临时副油箱以多带几百公斤的燃料不然轰炸机地作战半径无法满足要求。
另外还必须得将所有地自卫武器全部装上去。
让轰炸机恢复原来的样子不然很难突破日军战斗机的封锁与拦截。
另外为了减少损失就只能高空投弹而这就必须要增加轰炸机地数量以保证能够投下足够多的炸弹。
二十八日两个岛屿上的航空勤务人员飞行员都忙碌了起来。
以前被拆下来的机关炮都被装了回去而且还得给轰炸机的弹舱里安放临时副油箱。
要为七个团一千两百架轰炸机进行改装这是一个很艰巨的任务。
同一天部署在八丈岛上的三个中队的战斗机也做了一番改装将常用的25o升副油箱换成了4oo升的大型副油箱这样才能将战斗机的作战半径延长到45o海里并且保证战斗机可以与敌机进行至少二十分钟的空战(空战时的耗油量远过了巡航时的耗油量)改装工作一直持续到了二十九日凌晨。
勤务人员在休息了两个小时之后在天亮的时候又立即开始为轰炸机的出做准备。
这又是一件累人的事情不过这次勤务人员得到了帮助。
谈仁皓手里多出了两百个机组的飞行员这些飞行员对轰炸机的了解不在勤务人员之下他们在不执行轰炸任务的时候可以协助勤务人员完成起飞前的准备工作。
罗云冲是在七点五十分开始向飞行员传达任务八点十五分飞行员开始登机。
第一架轰炸机在八点二十五分离开了跑道而最后一架轰炸机是在八点五十五分起飞的。
因为多了两个机场所以轰炸机在起飞的时候轻松了很多也减轻了飞行员的压力。
从八丈岛上起飞的护航战斗机是在七点四十五分出的。
三个中队的1o8架“隼”
式战斗机在起飞之后先向南飞行了二十海里脱离了八丈山上的日军视野之后这才转向西飞行然后前往与轰炸机集合的海域上空。
九点十三分蒋时宽上校率领的第一批轰炸机群与战斗机汇合了。
这次采取的护航战术仍然是一前两后。
一个中队在轰炸机群前方大概二十海里处飞行另外两个中队分布在轰炸机群两侧的上空提供直接掩护。
九点三十八分所有的轰炸机都追了上来。
一千两百架轰炸机分成了三个大编队蒋时宽率领的是三个团的第一编队后面是二团长冒廷敦上校率领的两个团最后面则是三团长柳向志率领的另外两个团。
因为机群规模太大了而京都的市区面积并不大。
轰炸机被分成了三部分将对京都进行三次覆盖轰炸确保不错过任何一个目标。
如果真是对付工业目标的话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谈仁皓与罗云冲为了保险才决定浪费上千吨炸弹进行三轮重复轰炸!
谈仁皓是在吃早饭的时候派一名通信参谋把作战计划回去的然后就来到了塔台上。
“仁皓我觉得有点冒险。”
罗云冲也在这里轰炸机群已经出了“如果炸死天皇对我们没有好处的话那我们这次的轰炸就肯定要出问题了。”
谈仁皓长吸了口气。
“好处是肯定有的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