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力挽狂澜 第十七节 绝不手软(2 / 4)
护航航母的理论基础)在大战爆前夕,美国海军认识到其部署在太平洋上地航母数量少于唐帝国海军。
因此才决定将“黄蜂”
好紧急调入太平洋。
结果,“黄蜂”
号没有赶上第一场海战,在到达珍珠港之后就顶替了受伤地“约克城”
号,成为了弗莱彻的旗舰。
单论航空打击能力的话,“黄蜂”
号不在“列克星敦”
号(标准载机8o架)之下。
秋耿波可不知道这一点,而且他也不会关心这一点,他唯一看中地就是“列克星敦”
号那庞大的身躯,27o米的长度!
对任何一名轰炸机飞行员来讲,更大的战舰肯定更有吸引力。
结果,秋耿波根本就没有等到慢了一些的“鱼鹰”
鱼雷机群到达。
在迅的分派了任务之后,立即就率领一个小队的“翠鸟”
朝着“列克星敦”
号冲了过去。
美国战舰上的防空火炮立即响起,弗莱彻与菲奇肯定都在怨恨战舰上的防空火炮太少了。
特别是弗莱彻少将,在“菲律宾海战”
中,“约克城”
号就已经暴露出了防空火力不足的缺点,而弗莱彻也在战报中提到了这一点,要求全面加强战舰地防空火力。
美国海军部甚至秘密将几名日本的航母设计师(当时已经有部分日本的高级人才逃到美国去了)请来,根据这些日本人的意见,拿出了一份加强防空火力的计划书出来。
可这已经太迟了。
在两支特混舰队离开珍珠港的时候,四艘航母,以及其他的护航战舰上只临时增加了一批5o(英寸,后同,不再特别标注)的重机枪,实战中,这些重机枪几乎没有任何作用。
秋耿波也在为美国战舰的防空火力吃惊,他惊讶地是美国舰队的防空火力竟然比开战时日本战舰的还要差。
这也许是他的错觉,在经历了那么多次残酷的战斗之后,如同秋耿波这样的老牌轰炸机飞行员已经习惯了从密集的火网中穿过,然后再开始俯冲的情况。
而现在,他们竟然没有受到多大的威胁就到达了航母上空,跟随在秋耿波座机后面的十一架“翠鸟”
无一被击中。
十二架“翠鸟”
迅分成三个小队,然后6续开始俯冲投弹。
秋耿波没有第一个俯冲,现在他是大队长了,他必须要指挥其他轰炸机先投弹,借此机会让更多的飞行员获得实战机会,他的第一任务是指挥,而不是攻击。
“翠鸟”
在俯冲时出的尖啸声非常特别,这是“列克星敦”
号航母葬礼的序曲。
头四架“翠鸟”
在25oo米高度上开始俯冲,然后在7oo米左右的高度上投弹。
这批飞行员都是“新手”
在南洋作战的时候,他们对付得最多的是日军的地面防御工事,或者是那些没有多少防御能力地运输船只,这还是他们第一次轰炸航母。
因此,他们都有点紧张,结果都没有在达到极限俯冲高度,而是匆忙的投下了炸弹。
“娘的,一群胆小鬼。
浪费了四枚炸弹!”
秋耿波见到四枚炸弹都投偏了,他也激动了起来,“第三组跟我上,第二组的留在后面,看好我是怎么投弹的!”
原本安排在第二批投弹的那四架“翠鸟”
都退出了轰炸航道,等到那几名飞行员把轰炸机改为平飞的时候,秋耿波的座机已经第一个俯冲了下去。
“都跟着我,我投弹之后你们才能投弹!”
秋耿波巧妙地控制着已经开始俯冲的轰炸机,他对“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