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力挽狂澜 第三十八节 遮断轰炸(3 / 4)

加入书签

离开危险的前线。

可他没有做出这个选择,战略打击部队需要他,第一师的战友需要他,而且他还保持着两项最高轰炸纪录(一是出击次数,二是投弹吨位)他想保持这个纪录!

在蒋时宽驾驶的“头雁二号”

后面是第一师两个团的轰炸机(另外还有两个团撤回到了琉球岛休整。

当时岛上部署了太多的战斗机,而且还要储备大量物资,因此无法部署满整个第一军的轰炸机。

飞行员也需要休息,轰炸机更需要做定期大修,因此每个师的四个团都是轮番上阵的。

而不会一起被派到前线去)再后面是冒廷敦准将率领的第二师两个团,最后是柳向志准将麾下地第三师地两个团。

六个团过1ooo架的轰炸机是分别从四座岛屿上起飞的,最后在亚松森岛北面5o海里上空汇合,编成了三个大机群(实际上还是以师为单位编队地,只是机群之间的距缩短了很多)随即就浩浩荡荡的向南飞去。

在经过了亚松森岛的时候,为轰炸机群护航的五个中队的战斗机已经升空。

海航在同时接到了命令,这些战斗机将把轰炸机群护送到帕甘岛南部空域。

然后就必须返航了,它们不能为轰炸机提供全程护航。

在从帕甘岛附近飞过的时候,如同蒋时宽准将所预料的一样,帕甘岛上的美军战斗机准时出现,向轰炸机群杀了过来。

“都跟上,别掉队了,让那些‘老鹰’们去干掉‘麻雀’!”

蒋时宽飞在最前面,他是看着美国战斗机俯冲过来的,但一点都不害怕。

“老鹰”

是轰炸机飞行员对护航战斗机地亲昵称呼,而“麻雀”

则是对美国战斗机的戏称。

第一军几乎没有新手了(对日战略轰炸后期,轰炸机的损失微乎其微,而在马里亚纳群岛战役中损失的轰炸机还没有补充上来)跟在蒋时宽屁股后面的飞行员都身经百战。

那些护航的战斗机也不例外,就在这十多日的激战中,海航又诞生了三十多个王牌战斗机飞行员。

部署在帕甘岛上的几乎都是性能已经严重落后的f4f,美军航空兵中数量有限地f4u全都部署在了塞班岛与关岛上,执行保卫重地的防空任务。

f4f根本就不是“隼”

的对手,各方面的性能差距太大了。

也许,f4u(早期型号)还有能力与“隼”

一争高下,可现在前来拦截的根本就没有这种美国海航现在最好的战斗机。

很快,天空中还出现了“尖鼻子”

的美国6航战斗机。

“师长,那好像是敌人的6航战斗机!”

“看到了,狗娘养的,看样子,今天我们要捅马蜂窝了!

大家都坐稳了!”

蒋时宽一边吼叫着,一边操作着飞机开始爬升,“‘大雁’们,全都跟我爬升,带着他们到高空去,让战斗机都跟上来!”

美军战斗机在5ooo米以上的高度时性能就将急剧下降(实际上,这是当时所有战斗机的通病,直到涡轮增压器,以及更先进的动机出现,这个问题才会得到实质的解决。

而采用了涡轮增压器动机的“食雀鹰”

在6ooo米以上的高空性能及时到战争后期都不算落后)而唐帝国战斗机在高度过55oo米之后,性能才会急剧下降。

“狼鸠”

在高空飞行时更有性能优势。

美国海航与6航的战斗机很快都被“隼”

给赶开,空战对轰炸机群的影响并不大,只有几架轰炸机被击落,十多架负伤脱离了编队。

可麻烦还远远没有到来呢。

在美军的第一波防空战斗机退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