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 大洋铁流 第二十六节 漏洞百出的防线(1 / 4)

加入书签

到十月中旬的时候,关于美国海军的战略反击的情报越来越多了。

谈仁皓在几天之内收到了数份与美国海军的调动,部署有关系的情报,这让他都感到很惊讶,难道帝国情报部门之前就一直没有这方面的消息,然后突然收到了这么多的情报?

那批被俘获的日本人在十日左右就送到了海军司令部,甘永兴让人腾出了一片营区,然后调动了一个宪兵营来配合情报局的工作。

审讯这些日本人的工作是由情报局的人员负责的,没有让海军插手,而海军要做的,只是保证营地的正常运转,以及为他们提供一些必要的后勤保障等。

具体的事务是由姜仲民去负责的,谈仁皓甚至没有去过问,他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了年底美军的战略反击上。

…ap.bsp;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在年底至少能够获得四艘新航母,而且是比“约克城”

级大得多的“埃塞克斯”

级航母,这四艘航母分别是“埃塞克斯”

号(编号cv-9),“约克城”

号(编号cv-1o),“勇猛”

号(编号cv-11),“大黄蜂”

号(编号cv-12)。

其中两艘是以已经战沉的“约克城”

号与“大黄蜂”

号命名的。

“埃塞克斯”

级航母在美国海军的地位,与“湖”

级航母在唐帝国海军中的地位非常相似,这是两国海军在用不同的方式展航母后的共同选择,可以说是殊途同归吧。

一战后,美国改装了世界上第一艘航母,先开始论证航母在未来海战中的地位,可以说,在航空作战方面,美国海军在当时走到了世界各国的前列,其航空作战理论相当全面。

早在日本偷袭那霸前好几年,美国海军就搞了一次秘密演习,证明可以用航母携带的轰炸机偷袭港口。

炸掉港口里的舰艇,而当时的演习地点是珍珠港。

可以说,后来山本策划偷袭那霸港的作战行动,在很大的程度上借鉴了美国海军的这次演习,美国海军甚至暗中向日本提供了一些演习资料,不然,山本不会那么肯定他地偷袭就一定能够摧毁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唐帝国第一舰队,夺取西太平洋上的制海权。

也就不敢贸然的动战争了。

在美国海军中,比较有代表的航母派军官就是哈尔西。

这位正统海军学院出身的海军军官后来还专门跑到航校学习怎么驾驶飞机,甚至拿到了飞行员资格证!

可以说,在对航母的推崇方面,哈尔西比廖汉翔还要彻底,而他比谈仁皓多了几十年的服役经验,这让他有更多地时间来完善他的航母战术理论。

在展航母方面,美国作为先驱者,采用的展方式与唐帝国有很大的不同,又与日本的小步快跑不一样。

可以说是结合了各方面因素。

搞的一套美国式的方法。

在“兰利”

号之后,美国海军还建造了“突击者”

号航母,这艘航母仍然带有很大的试验性质。

而且因为其排水量小,适航性能差,所以在“列克星敦”

级以及“约克城”

级服役之后不久就被改为了训练航母,专门负责航母载机飞行员的培训。

随后出现的“列克星敦”

号与“萨拉托加”

号实际上是在《松江条约》签署之后,美国为了避免浪费海军资源,而且正好利用条约地规定,改造地两艘航母,还算不上是真正的舰队航母。

直到“约克城”

级,美国才开始正式展舰队航母。

从这条展线路上来看,美国是先建造实验型的航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