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锁链群岛 第十节 战火重燃(2 / 4)

加入书签

以及过十艘的驱逐舰。

到二十六日的时候,几幅照片送了过来。

这就是那几艘美国战列舰的照片。

情报人员在巴拿马运河区拍摄下了这些照片之后,立即就将照片送到了墨西哥的帝国使馆。

随后再送往了巴西的帝国大使馆,最后通过巴西送回了帝国。

帝事情报局地技术人员已经确定,这正是四艘“南达科他”

级战列舰,即“南达科他”

号,“印第安纳”

号,“马萨诸塞”

号与“阿拉巴马”

号。

“南达科他”

级战列舰是美国现役的最先进的战列舰之一,而且是美国海军第二级快战列舰,其航达到了27节,可以伴随航母舰队作战,为航母提供防空掩护。

在战争爆之后不旧,这四艘战列舰就被送去进行大改,主要的改进就是加强了战列舰的防空火力,同时增加了雷达,以及雷达瞄准系统。

美国在展战列舰方面很有一套办法,从上次大战开始,美国就成系列的展战列舰。

先设计出一种比较先进的舰体,然后在此基础上边造边改,比如美国在一战期间建造的“内华达”

级在设计上是比较成功的,虽然存在着一些小问题,但是都不严重。

而美国海军就利用“内华达”

级地成功设计,并且在改进了其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根据对手的变化修改了火炮,装甲等指标之后,在“内华达”

级战列舰还在建造的时候,就先后建造了好几级战列舰,而后面的这些战列舰都有着“内华达”

级的影子。

这样一来,美国海军的战列舰不但数量众多,而且性能逐步提高,总能够跟上对手(唐帝国)的步伐,不至于落后得太远。

这种展方式有其可取之处,而在大战爆之前,所有国家海军都将战列舰的度列为了重要指标(之前的战列舰是不怎么追求度的,不然也就不会出现战列巡洋舰了,当然,其前提条件是更先进的动力系统),以“内华达”

级为蓝本的那几种战列舰的度也都只有2o节左右,根本无法满足快舰队的需要。

美国海军在这个时候也提出了展快战列舰的要求,而且设计出了“北卡罗莱纳”

级战列舰。

“北卡罗莱纳”

级战列舰本身带有试验性质,所以只造了两艘(另外一艘为“华盛顿”

号)。

这是美国海军第一种摆脱了“内华达”

级痕迹的战列舰,采用了大量的新技术,比如三联装4o6毫米主炮,复式减齿轮传动蒸汽轮机(之前的大部分战列舰采用的是电力推进系统,这太前了),大量的装甲隔舱化设计等等。

而这也成为了新式战列舰的标准设计,“北卡罗莱纳”

级成为了美国海军新一代地“标准战列舰”

“南达科他”

级就是在“北卡罗莱纳”

级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

基本性能很接近,采用了同样的主炮,动力装置相似,度都差别不大。

主要是将舰长缩短了15米,减少了装甲带的长度,这就等同于提供了战舰的防御能力,使战舰的主装甲带能够更厚一点,而且战舰的排水量略有减少。

在初始设计时。

其最大地特点就是防御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经过改进之后,其防空能力也要比两艘没有进行大改的“北卡罗莱纳”

级强很多(这两艘战列舰后来在珍珠港也增强了防空火力)。

除了后来的“依阿华”

级之外,“南达科他”

级可以说是当时美国海军最强悍的战列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