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锁链群岛 第二十五节 遭遇战(3 / 4)
弹,以破坏敌战舰表面设施为主。
五分钟之内,33巡洋舰编队内的四艘重巡洋舰都6续开火。
一点过九分,“北卡罗莱纳”
号前面的六门主炮开始还击。
此时双方距离大概9海里。
在这个距离上,战列舰上的雷达已经可以测算出敌舰地大概距离与方位,可美舰上并没有配套地雷达炮瞄指挥设施,因此“北卡罗莱纳”
号的炮击度很慢,大概三分钟才能打出一个齐射,而且炮击的准确度误差大得有点离谱。
到一点十五分的时候,“华盛顿”
号。”
南达科他”
号(旗舰),“印第安纳”
号四艘战列舰都6续开火,而跟在最后面的“马萨诸塞”
号与“阿拉巴马”
号则没有急着加入战团。
既时是在能见度很差的夜晚,炮口闪光都格外的明显,在数海里的距离上都能够看得清楚。
当然,这也仅仅局限于开炮的那一瞬间,如果要依靠了望员根据对方炮口闪光来确定对方的准确距离的话,这就需要了望员的素质非常高,除了判断炮口闪光的位置。
距离之外,还要根据几次炮口闪光位置地变化而测算出对方的航向,度(这些都是炮击中极为重要的因素)。
而实际上,当时双方的了望员都没有这么高的素质,因此都得依靠雷达来引导炮击。
这种没有多大意义的炮战持续到了一点二十八分,此时“北卡罗莱纳”
号已经挨了三炮弹,“华盛顿”
号也挨了两炮弹,“南达科他”
号的运气比较好,没有中弹,而“印第安纳”
号则挨了两炮弹。
这些2oo毫米高爆弹对四艘皮坚肉厚的战列舰根本就没有威胁,连隔靴挠痒都算不上。
而最后参加炮弹的两艘战列舰则一直没有受到炮击。
33巡洋舰编队里地四艘巡洋舰也没有挨炮弹(挨了就肯定完蛋),虽然不断有炮弹落在附近的海面上,但是美舰的炮击误差太大了,根本就难以打中快航行的巡洋舰。
战场上的局面已经完全明朗了,到一点三十分的时候,跟在33巡洋舰编队后面大概8海里初的“广州”
号战列舰上的雷达现了15海里处的美舰,而且立即判断出那是美国的战列舰。
严师琪在这个时候下达了三条命令,一是33巡洋舰编队立即向右脱离战斗,准备对抗美战列舰编队后方的巡洋舰与驱逐舰。
二是让329区逐舰编队立即跟上来,协同33巡洋舰编队作战。
三是34巡洋舰编队立即跟上31战列舰编队,并且保持在31战列舰编队右侧5海里范围之内活动。
最后一道命令则是让31战列舰编队向右转15度,所有主炮全都指向左舷方向,准备炮击美军战列舰。
从这一系列的指挥上看得出来,严师琪确实是炮战方面的专家。
在局势明朗之后,他第一时间判断出美军的巡洋舰与驱逐舰在战列舰编队的后方。
同时,美军在努力拉近距离。
而要确保胜利,他就必须要控制好距离,绝不能让对手轻易的拉近距离。
除了安排好战列舰编队的航向之外,让护航的巡洋舰与驱逐舰准备好拦截冲锋的美军驱逐舰,防止敌人用鱼雷攻击来拖住他们,这也是非常关键与重要的。
当然,在这个时候,严师琪没有忘记一点,那就是把与敌舰队遭遇的消息出去,再保持无线电静默已经毫无意义了。
电报是在一点三十五分出的,内容极为简短。
这条电报被颜国忠收到之后,颜国忠立即把电报转给了西南特混舰队,同时还加上了一条,那就是让
↑返回顶部↑